...鉴别 诊断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可以在骨质疏松早期即做出诊断。 骨矿含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1994年WHO重新制订了以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1、正常骨量:BMD或BMC较年轻成年人平均值低1个标准差以内。 2...
...和其他人类性格特征一样,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害羞的人体内往往含有“害羞基因”——一种与压力敏感度有关联的基因。这种基因负责支配复合胺的分泌,而大脑内的复合胺与人的情绪、胃口和好斗性有关。 研究显示,在社交场合中,害羞的人和自信的人的大脑...
...肝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但是在治疗中,被医生们关注最多的是肝素适应指征和过量引起的问题,而骨质疏松,作为长期大剂量应用肝素引起的并发症往往被乎略。有研究者报告说, 每日使用普通肝素15000~30000U,治疗6个月后,患者...
...骨质疏松的特征是骨质进行性丢失,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会引起腰酸、背痛、椎体压缩、身高变矮,甚至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骨质疏松发展进程缓慢,有时人们难以察觉。而一旦发生骨折,表明骨质疏松已较严重,且...
...近十年来,骨质疏松已逐渐被公认为是导致老年人疼痛、畸形、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的进步使人类寿命延长,因而骨质疏松导致的后果也就显得越发突出。幸运的是,我们对该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也促进了治疗的发展。 同其他疾病一样,治疗...
...提示EBV可能摄取了哺乳动物IL-10的基因,以求自身的生存。如EBV感染过程中通过产生vIL-10抑制宿主细胞IFN-γ产生,保持EBV在宿主细胞内生存和繁殖。Moore等已克隆成功IL-10cDNA,并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人和小鼠...
...TCR基因可作为淋巴细胞克隆标志。然而,上述特异性重排发生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报道已陆续出现[1-5]。但初诊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相关临床意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0例初诊ANLL患者进行了...
...通过研究及临床我们了解到,迄今各种干预措施仅能使已纤细的骨小梁增粗,小的穿孔得以修补,尚不能使断折的骨小梁再连接,骨小梁的数目不会再增加。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预防主要是获得理想的峰骨质和减少骨量的丢失。前者应开始于儿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发生的疾病,在没有发生骨折之前,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现驼背、身材变矮、或骨痛时,常常已经发生了骨折。因此,不能用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疼痛的严重程度可用于判断治疗效果。 1.骨痛 骨质疏松的骨痛,通常是因小梁骨发生微...
...基因组成。并且在胚胎期是彼此分隔的,在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才彼此拼接在一起。他们是第一个推测真核细胞的基因可能是彼此分离的,必需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重排和拼接在一起才能表达。日本学者利根川进和Leder等应用分子杂交技术证明并克隆出编码Ig...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