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抗原;取尿沉渣检测巨细胞病毒抗原等。近年来使用单克隆抗体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2.免疫酶法(IEA)原理与应用范围同免疫荧光技术,IEA是用酶(通常是过氧化物酶)取代荧光素标记抗体,酶催化底物形成有色产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
...核糖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类脂。 病毒核酸占病毒的10%,总分子量约为5×6×106。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分析,证明病毒至少含8个结构多肽:分子量较小的39k多肽是膜蛋白;分子量75—80k的多肽为血凝蛋白;分子量最大的200k...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经口侵入,继而入血,分布于多种器官引起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同一种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而同一临床表现可由不同病毒所致。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多散发,夏秋发病率高。传染源为患者、隐性感染及带毒者。显性及隐性感染比例达1∶...
...我国SARS基因疫苗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昨天,记者从中科院动物所获悉,该所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正在研制的SARS基因疫苗日前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将新研制的四种SARS基因疫苗注入实验小鼠体内后,研究人员成功地在实验小鼠体内检测到了非典抗体。...
...欧洲药品监管局(EMEA)日前对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发出警告表示,一些曾经用过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A型血友病的患者产生了针对此治疗的抗体,结果导致这些患者的出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EMEA表示,在严重的血友病患者体内抗体产生的风险高于那些...
...(一)治疗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 IFN治疗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的持久应答率为25%,可防止30%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发展,到目前为止,IFN仍是公认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Omata报道,输血后丙肝1年后ALT...
...柯萨奇病毒疹(coxsackie virus eruption)是由柯萨奇病毒(CV)所致。它是1948年由美国柯萨奇村暴发脊髓灰质炎而命名。柯萨奇病毒分A、B两组,A组主要使新生鼠产生骨骼肌损害;B组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内脏损害。...
...(一)发病原因 柯萨奇病毒疹(coxsackie virus eruption)是由柯萨奇病毒(CV)所致。 (二)发病机制 柯萨奇病毒疹(coxsackie virus eruption)是由柯萨奇病毒(CV)所致。它是1948年由美国...
...等。(四)细胞转化和可能致癌作用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纤椎母细胞。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s肉瘤中CMv DNA检出率高,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瘤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颗粒,提示...
...措施,将能真正掌握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命运。DNA重组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就使人们有可能去深入探索这个重大的课题。1985年提出的人基因组研究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很快得到世界科学的响应,这个研究计划的目标是要阐明人类遗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