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随传卷三 _《周易注》

...: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刚来而下柔,动而说,。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1)! (1)震刚而兑柔也,以刚下柔动而之说,乃得也。为而不大通,逆於时也。相随而不为利,正灾之道也。故大通利贞,乃得无咎也。为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09.html

经方治喘效快捷 方证辨识是关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近期我参加北京援川医疗队,在四川什邡市中医院工作3个月。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方每剂仅仅几元钱,最便宜的一剂不到1元,药虽便宜但效果良好,自感经方治病安全、有效、价廉。今将冯世纶教授临证时所见医案整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80.html

月经不调自的要点有哪几方面_【妇科宝典】

...月经不调自的要点是备受患者关注的,月经不调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患者的精神健康,所以大家得想办法正确的认识和治疗,那么月经不调自的要点包括哪几方面呢? 对个人周期来讲,提前和错后7天或10天以内都属正常范围。比如说上次是8日来...

http://jb39.com/fk/27706.html

华氏脉一神奇的诊断学_【中医宝典】

...一提及中医脉,天下闻名,诊脉高手为百姓所称颂。古代中国只有中医,所以名医圣手比比皆是,而随着近代西洋医学的涌入,以及医学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医近几十年来逐渐下滑,这其中有中医自身的问题 如中药剂型类别少,使用不方便;中医外科急救不发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4.html

中医脉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盲人名医”,才是真正的高悟性人才吗?绝对不是! 勤求己过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当学而无绩,则责己之过,很少怀疑所学之非。其实学脉难有收获,关键在于古今传习之脉理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皮痹误治一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三自述上述症状复原,尤言身重,腰背痛,困倦乏力。 笔者沉思良久,辨证似乎精当,为何用药罔效。追问患者病史:20年前在东北当兵时,经常露卧雪地,回内地工作也常处高楼凉爽之地,得阳气较少;复因患者性格内向,懒言少动,阳气少生;加之诸医治“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276.html

背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阳.筋骨在内为阴.是故上下标本不同.左右逆从亦异.之之法.可不精求其理哉.言乎其形.则肿起者.邪气实.陷下者.正气虚.背高如龟曰龟背.脊骨如锯曰脊疳.背烂透膜者.形坏岂能治.背平病水者.肺伤不可疗.此形之因病而变者.言乎其容.则脊强者.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36/74.htm

对四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对症状的观察和描述细致人微。如望诊中“审神气的存亡,可知病的死生;察色的泽天,形态的常变,可别病的轻重浅深(中医诊断学讲义);对于面色的望诊,舌以及耳、鼻、口唇、牙齿和小儿指纹的望诊,是十分细致的,是其他医学所不及的。 几千年来,祖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8.html

顾植山辨治荨麻疹三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先煎),净麻黄10克(先煎去沫),川桂枝10克,赤芍药15克,炙甘草10克,大红枣8克(掰)。5剂,水煎服。 2010年5月18日二:患者喜曰:一剂痒止,二剂疹退,三剂而愈,后两剂未服。 按:患者皮肤奇痒,色红,脉象皆浮,可辨其邪毒仍在肌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47.html

论疾尺第七十四_《灵枢》

...大,脉小甚,少气,悦有加,立死。目赤色者病在心日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35.html

共找到82,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