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八风穴位于足背部,五个足趾间歧骨部中央,趾蹼边缘上,...
...天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属手厥阴心包经。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一说在“腋下3寸”(《针灸大全》)。布有臂内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心痛,胸满,胁胀...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按】风池穴在颞□后,颞□脑空穴也。后者,谓侠玉枕傍,骨下发际内,大筋外陷中,按之引耳中是也。足少阳、阳维之会,宜刺三分,肌肉厚者可五分,留七呼,禁灸。风府一穴,在项发际上一...
... 心脏经文 心经循行经文 心经循行歌 心经穴歌 心经分寸歌 小肠经文 小肠经循行经文 小肠经循行歌 小肠经穴歌 小肠经分寸歌 膀胱经文 膀胱循行经文 膀胱经循行歌 膀胱经穴歌 膀胱经分寸歌 心包络解 心包络经循行经文 心包络经循行歌 心包络...
...阳纲,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的后支。主治脘腹胀痛,肠鸣泄泻,饮食不下,黄疸,消渴,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斜刺0.3-0.5寸。艾...
...某一时日不能施行针灸的穴位。古代有针灸择日之说,认为某日时宜针灸,或不宜针灸,或某部忌针灸。《千金翼方》针灸宜忌:“既得吉辰,当知忌穴”,即指此。...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参见该条。...
...。伤寒过经期门愈,气刺两乳求太渊。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间使治邪癫。吐血定喘补尺泽,地仓能止两流涎。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灸牙齿愈。阴蹻阳蹻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蹻阳蹻与三里。诸穴一般治脚气...
...。考正带脉穴道带脉之穴,李时珍谓起于季胁之章门,循带脉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左右凡八穴。张介宾《类经》谓脉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穴名带脉。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凡四穴。《金鉴》与《针灸大成》均言带脉五枢、维道凡六穴。考之《图经》带脉、...
...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即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 《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既病之后,机体仍然会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敌邪,则邪进而病恶化。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