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证而兼心阳不足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素体阳虚(主要为肾阳虚)而外感风寒者。今两方合用,殆为心肾阳虚、外感风寒之证而设。方中桂枝配伍麻黄,辛温发汗,宣散水气;附子温经助阳,与细辛相合可祛寒化饮。盖阳虚之体,邪客较深,取细辛可通彻表里,搜邪...
...本邦之乌头也。出于奥州南部津轻松前者,是为上品。今汉客来鬻者,盐藏而非自然之物也,其功能不与古人所论同也。李时珍曰∶及一两者难得,但得半两以上者皆良。今汉客来鬻者,大及二两,小不下半两。本邦之乌头,与时珍所说,其轻重只同;而其效与古人之所用...
...治冷痰饮 胸膈,中气不运方。半夏(一升) 白术(三两) 茯苓 人参 甘草 桂心 附子(各二两) 生姜(八两)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本经下品)【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核】曰∶出犍为山谷,及少室。近以蜀道绵州、龙州者良,他处虽有,力薄不堪用也。绵州即故广汉,领县凡八。唯彰明出附子,彰明领乡凡二十,...
...最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博等采用痰热清注射液与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取得满意疗效。 刘建博等收集该院呼吸科住院CAP患者1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西医抗炎、止咳化痰、降湿及对症...
...流走经脉,以致骨节疼痛之症。病虽不同,病机则一。麻黄散寒解表,附子温少阴之气,补命门之阳,细辛温通少阴,配合用之有温里散寒之功。对产后畏冷汗出,甚则大伏天重裹棉衣仍觉寒不能忍,骨节疼痛者,尚可配合养血活血之药。临床常与独活寄生汤合用。如以...
...辛热,大毒。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蔹。古方以一两一枚者为力全,近时专取大者为胜。用盐过多,虽一两五六钱,制熟不及七八钱,且容易腐烂。若欲久藏,须同灶灰入罐中,置近火处,庶可经久。其性热有毒。必正节、角少、顶细、脐正者为上,顶粗、有节、多鼠...
...凡治吐症,用半夏、藿香。独痧症作吐,半夏性燥,须防益助火邪,断不可用,若藿香惟取其正气,以治秽浊。然亦必痧毒无阻,乃可俟冷冻饮料之。倘或痧气有害于中,骤用此以止吐,反有闭门逐盗之忧。如肠胃有食积血瘀,留滞痧毒,用藿香香燥止吐,适长其毒,是...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附子猪肚丸 《三因》附子猪肚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附子猪肚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附子猪肚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槟榔(不焙)各30克 鳖甲(醋煮)45克 当归 知母 ...
...治胃中虚冷,腹满塞下气方。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 甘草 附子 当归 人参 浓朴 茯苓 枳实(各二两)桂心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