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2.html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中医养生书籍热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配置或删除。整个中医治疗讲的就是主次、就是配合,调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之和,就是和之道,和的力量。 3黄帝内经和中医养生 主持人:您写了两本关于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的书。为什么单独挑出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典籍来讲养生?中医养生之道的核心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52.html

中医:民族瑰宝 永溢清香_【中医宝典】

...阐明了人体结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检验,普遍认为“阴阳五行学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难免有偏颇之处。 黄帝内经的另一成就是,比较完整地总结出了“脏腑经络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91.html

尊经崇古,注释经典_【中医宝典】

...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对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对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研经言等,计约九十余种。他们以经典的注解作为研究医学、表达思想的方式,虽对继承中医传统思想有所益处,但势必束缚医学的发展,禁锢了医学的创新思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41.html

医古文以外的古文天地--“六经”医古文(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文献看,广义的古文还应有四类:一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如十三经;二是包括医学经典在内的子部书,如老子庄子吕览淮南子内经难经太素本草等;三是史籍,如史记汉书等有关文选。四是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0.html

内经谈影响情志的十种因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主要研究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关系,常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不同年份的气候特点,如“太阳司天”、“岁木太过”等。内经认为不同年份的运气会对人的情志产生影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4.html

读李约瑟论“阴阳五行”有感--姚荷生先生遗稿_【中医宝典】

...世之际,曾为中医队伍中存在的信仰危机而忧心忡忡,竟不顾八旬高龄,时常伏案灯下,研读批写[1]  ,为振兴中医求索道路。当有幸读到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后,不禁为这位国际友人的科学精神独到见解而慨叹万分,一再赞誉李氏乃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69.html

老子思想新宇宙观_道家_【文学360】

...以何为法的问题。相对真理即是绝对真理,两极相通、两极同一是辩证哲学真理。 爱因斯坦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引自大学物理导论第334页)我们用老子思想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1.html

导言_手掌疾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诊疗疾病是有参考价值的。子午流注针法是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起源于黄帝内经,书中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运气学说等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到了金代,何若愚撰写了流注指微论流注指微赋,倡导了子午流注针法,至今已有800...

http://zhongyibaodian.com/jibingyuceyuzuijiazhiliao/134-3-0.html

共找到576,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