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治疗中风后遗症,以针刺患侧大脑头皮运动及感觉区为主,以整体辨证为原则,结合局部与循经辨证进行取穴:头皮针运动区(即顶颞前斜线)位于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将全穴线分为5等分(上1/5主下肢瘫痪、中2/5主...
...管遵惠.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新医学,1974;12:612 [5]何莲英等.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中国针灸,1983;3(5):4 [6]漆菊英.针刺治疗尿潴留59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1990;21(3):57 [7]赵太茵.针刺...
...《备急千金要方》六物解肌汤治伤寒发热身体疼痛方。葛根(四两) 茯苓(三两) 麻黄 牡蛎 生姜(各二两) 甘草(一两)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再服后得汗,汗通即止。(《古今录验》无生姜、甘草。)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六物解肌...
...研究了12个国家的习惯和患癌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无论是从某一个国家还是某一个地区看,当其中一个群体消耗的淀粉食物越高,他们的肠癌发病率就越低。 淀粉食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防肠癌的,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肠道细菌就会吞食淀粉而大量繁殖,这...
...感传可以作为感觉局灶性癫痫出现,并命名为“经络性癫痫”,后被美国癫痫中心收入分类。 他自1948年从事神经精神专科工作后,对针灸和神经系统的关系,从穴位至大脑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观察,肯定了针灸的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 1983年,他与...
...目录 《医林纂要》解酲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林纂要》:解酲丸【处方】葛花4两,砂仁2两,泽泻1两,白术(米炒)2两,人参2两,茯苓2两,黄连5钱,陈皮5钱,鹿衔草1两,枳椇6两。【制法】捣枳椇汁,和酒曲为丸(无枳椇则煮地黄4两...
...病人身上观察到针刺治疗后,随着病人感觉、握力的明显改善,刺激第三指在对侧Brodman A1区活动明显减弱,说明针刺在改善腕管综合征症状的同时,使皮层产生有益的可塑性变化。 笔者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一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交流了最新...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
...苍术。肾着身体重。甘姜苓术汤。石顽曰。身重无非湿证。湿证多归重于脾土。为脾病是矣。又肾为水脏。肾虚则邪水用事。故又主肾虚。至于肝虚。亦令人体重烦冤者。何也。盖肝虚则不能胜土。土无风气。亦必郁热上蒸而为病矣。然肝则重于烦冤。脾则重于肿重。肾则...
....陷谷前谷行间穴.临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无所出.三里取之为第一.后取太白与太渊.鱼际太渊不可失.窍阴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为毕.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壮.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壮病即康.厥气冲腹及解 .天突通前二穴宜.短气大陵尺泽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