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韻會》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𠀤音濇。與歰同。《說文》不滑也。《風俗通·十反篇》冷澀比干寒蜒。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溫庭筠詩》澀浪浮瓊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澀竹,膚麤澀如砂紙。《集韻》或作瀒𣥒澁。𣥒...
...《唐韻》《韻會》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𠀤音濇。與歰同。《說文》不滑也。《風俗通·十反篇》冷澀比干寒蜒。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溫庭筠詩》澀浪浮瓊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澀竹,膚麤澀如砂紙。《集韻》或作瀒𣥒澁。𣥒...
...目录 《理瀹》安胎主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安胎主膏【处方】党参2两,酒当归2两,熟地3两,酒条芩1两半,淮药1两半,白术1两半,酒川芎5钱,酒芍5钱,陈皮5钱,苏梗5钱,香附5钱,杜仲5钱,续断5钱,贝母5钱(一方加黄耆...
...目录 《理瀹》补肺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补肺膏【处方】鳖甲全个(先熬去滓),党参2两,元参2两,黄耆2两,紫菀2两,天冬2两,麦冬2两,熟地2两,生地2两,地骨皮2两,山药2两,贝母2两,知母2两,百合2两,柏子仁1两,...
...目录 《理瀹》苍己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苍己散【别名】湿热散【处方】厚朴1两,姜黄1两,苍术2两,防己2两,黄芩1两,半夏(生)1两,黄柏1两,防风1两,白芷1两,南星1两,独活1两,陈皮1两,花粉1两,川芎1两,赤芍...
...目录 《理瀹》催生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催生膏【处方】大龟1个(要板黑者为佳,黄色者不佳,约2-3斤,愈大愈妙。用小磨麻油浸数日,熬枯去滓,再将油炼老,下炒黄丹收,加炒铅粉4两,搅匀)。【制法】临用以黏3钱摊皮纸上,令...
...《集韻》式稔切,音審。㶒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㶖㴸㶒瀹。 又所感切,音縿。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他紺切,貪去聲。㶒汎,水浮貌。 又《廣韻》《集韻》𠀤賞敢切,音摲。水貌。一曰果勇貌。 又《集韻》失冉切,音閃。與㴸同。流貌。...
...目录 《古今医鉴》镇液丹 《理瀹骈文》镇液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古今医鉴》卷七:镇液丹【处方】防风30克(炒)黄耆60克(蜜炙)白术30克(略炒)中桂30克 芍药30克(酒炒)大附子助克(面裹煨,去皮、脐,童便浸,炒)【制法】...
...目录 《理瀹》宝金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宝金膏【处方】当归4两,党参1两,香附1两,川芎1两,延胡1两,苏木1两,白术1两,蒲黄1两,桃仁1两,醋大黄1两,红花1两,熟地1两,茯苓1两,乌药1两,川乌1两,牛膝5钱,地榆...
...火邪之血,色必鲜红,脉必洪缓,口必渴而饮冷水,小便必涩而赤浊, 内伤之血色不鲜而紫暗,或微红淡白,脉必细而迟,或浮濇而空,口不渴, 即渴而喜饮热汤,小便不赤不涩,即赤而不热不浊, 此诀也。[ 痢疾以调达气血为主,痢门以芍药汤为总方,芍药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