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症而发躁者,亦如发狂状,实非狂也。其病初起无头疼,但躁烦欲坐泥水井中,或欲阴凉处坐,躁乱不心 ,此阴极发躁者也。但手足逆冷,脉沈细,虽烦渴不能饮水者,为异也。用霹雳散治之,更须冷服。甚则身发微热面赤戴阳,足冷烦躁,脉数无力,乃里寒下虚,...
...(论三首脉证四条方十五首)〔补注〕嘉言云.金匮于肺痿、肺痈二证.则彻土绸缪.治之于早.然先从脉辨其数虚数实.欲从口辨其吐沫干燥.然更出一捷要之法.谓咳嗽之初.即见上气喘急者.乃外受风寒所致.其脉必浮.宜从越婢加半夏之法.及小青龙加石膏之法...
...) 麦冬(一钱) 白风米(百粒)消痰逐水之剂大半夏汤 治痰症呕吐。半夏(制,二升) 人参(三两,切)上每四钱,姜七片,蜜少许,熟煎服。小半夏茯苓汤 《金匮》云∶呕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两)上三味,以...
...证发微》,是历史上全注《灵枢》的第一人。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 《灵枢》又称《针经》、《九针》,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共九卷,八十一篇...
...《金匮真言论》曰∶春气者病在头,(肝之应也。)夏气者病在脏,(心之应也。)秋气者病在肩背,(肺之应也。)冬气者病在四肢。(四肢气少,寒毒善伤,随所受邪,则为病处。)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则精气伏藏,阳不妄升,故春无温病...
...风病学》(香港出版)、《医学发微》、《朱祥麟中医世家经验辑要》等。 名医:朱祥麟的更多内容... 前列复元饮...
...。小便复利。按尤氏曰。或云。呕与身热为邪实。厥利脉弱为正虚。虚实互见。故曰难治。四逆汤。舍其标。而治其本也。亦通。此说不是。姑存之。呕而发热者。证治准绳曰。金匮方。(云云)洁古。用小柴胡汤。加青黛。以姜汁打糊丸。名清镇丸。治呕吐脉弦头痛。...
...故金匮胸痹缓急者主之。用以健脾利湿。则失其义。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辑义。肘后。痛下。有五字。当作肘后。作三字。)按诸逆。程氏以病证言。尤氏以病因言。二说俱通。魏氏曰。诸逆。兼有形无形之邪为言。与尤意同。伊芳泽信恬曰。悬牵。音义相同。悬痛...
...反胃一证,《金匮》无 条。但于呕吐篇中,发奥义四段。其脉其证,皆主阳气衰微立说,但隐而不露,今特发明,导入中寒门后,以见人身阳气所关之重。又见胸中阳气,与肾中真阳,差等不同,而治寒病之机,了然心目矣。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
...孙氏之本文。故活人书。只用金匮本文。不用千金增加更发等字。而庞氏直改其语云。治汗后百合病。治下后百合病。治吐后百合病。尤使人不疑也。百合知母汤方(按此方。与后三方。服法中用煎字。盖系后人所改。外台。作煮字。宜从。)按先兄曰。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