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事函谷著书_道家_【文学360】

...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8.html

第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太上,下知有之; 谦之案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郑注“太上,帝皇之世,其民施而不惟报。”老子所云,正指太古至治之极,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相忘于无为,不知有其上也。“下知有之”,纪昀曰“‘下’,永乐大典作‘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_道家_【文学360】

...十们,介于出世入世之间的,却可在《高士传》里找出典型。 现在我们只就一般所熟悉的,由乱离时期到治平时代的两位中间人物,作为近似老子所说的修道者的风格。在西汉东汉转型期中,便有严光。在唐末五代末期到赵宋建国之间,便有陈抟。 严光,字子陵。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道教的文化_宗教文学_【文学360】

...称为神宫。比较重要的神道教神社有伊势神宫,明治神宫,日光东照宫,出云大社,严岛神社,靖国神社。 神道教(Shinto)简称神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43.html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出自《史记》_史书_【文学360】

...1、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2、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子所言者,其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144.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三章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菩萨。只是自然而然,有那么一个能力的存在,它就是“道”。 但需再重复一遍,老子所讲这个“自然”不是佛家所说的那个“自然”。前面已经说过,道家这个“自然”,佛家的“法尔”相同——法尔如是。因为印度有一学派,称谓自然学派,佛学名之为“自然外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第四十一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篇“○,垢黑也。”当为“辱”之古文。广雅释诂“辱,污也,又恶也。”仪礼士昏礼“今吾子辱”,注“以白造缁曰辱。”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辱有黑义,白对立,故曰“大白若辱”。易顺鼎曰按“辱”者,仪礼士昏礼注云“以白造缁曰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第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河上“豫”作“兮”,王弼作“豫焉”。 罗振玉曰“豫”,释文“本或作‘懊’。”“焉”,景福本作“兮”。景龙、御注、敦煌丙本无“焉”字。 李道纯曰“豫兮若冬涉川”,或云“兮”,或以下六句、句无“兮”字者,非也。 犹若畏四邻, 严可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章评析

...在《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共找到609,5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