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抗Ro/ssA、抗La/ssB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狼疮细胞的阳性率50%~80%,特异性略高于抗核抗体。C3、C4\CHso,尤其C3在红斑狼疮活动期常降低,敏感性约70%,特异性较高,但应除外急性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综合征研究发现黑人的发生率高于白人,且发展迅速。78%黑人8.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尿毒症。在相同的时间内白人仅33%。 ⑤病程及高血压程度:凡就诊时已介病程后期,高血压严重者预后差。 ⑥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严重或同时有膜性、系膜增生性及血管性...
...乙肝相关肾炎需与其他病因所致肾炎相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特发性膜性肾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 1.狼疮性肾炎 诊断HBV相关性肾炎首先必须排除狼疮性肾炎。较多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活检中可见有HBsAg沉积物,与HBV相关性...
...年内≥3次)。 ③激素依赖。 2.病理分类 (1)轻微病变型(包括微小病变型):小儿以微小病变为主。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3)系膜增生性肾炎。 (4)膜性病变。 3.按临床惯例分类 (1)原发性或特发性:即原始病变发生在...
...大量蛋白尿及伴有高血压者预后较差;③肾脏病理改变:有人统计过Ⅳ型以上的患者有40%可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而Ⅲ型以下的患者仅有3%可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上皮下及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患者,较免疫复合物仅局限于肾小球系膜区者的预后为差。...
...抗体,或是非特异性抗体,为某种抗原对机体刺激后产生相应抗体时同时产生。目前对IgA的作用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IgA可能是机体对不同抗原反应所产生的抗体,然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另一种认为IgA为抗体,直接针对肾小球系膜结构或已...
...。肾脏间质中则主要为束状的Ⅰ、Ⅱ、Ⅲ型胶原。这些正常分布状况在肾小球疾病时可发生变化。目前已证实,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系膜基质中可出现Ⅰ型及Ⅲ型胶原,一般认为由系膜细胞所产生。此外,如前所述,很多生物活性因子可对系膜细胞起作用,使其...
...某些免疫球蛋白可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而呈颗粒状或团块状荧光。如Iga 肾病时系膜区有IgA沉积,IgM肾病时系膜区有IgM沉积,狼疮性肾炎的系膜型可在系膜区有IgG、IgA、IgM沉积。除上述之免疫球蛋白可在系膜区沉积外,目前对系膜区细胞外...
...glomerulonephritis,APSGN),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所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而致的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渗出性、增生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表现为水肿、尿少、高血压。预后良好,大多数完全恢复,少数(1%~2%)可迁延不愈...
...病理改变,大多病例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正常。有部分病例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轻度增生,个别有球性硬化。 3.电镜 电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惟一最重要的依据。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薄。正常肾小球基底膜的厚度各家报道不一,成人通常在31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