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之旧.一、此书仿诸家之式.起首先列用药法程数则.一遵前人遗训.略为增损.使学人可先明用药之法.再读后篇.自能运用.一、此书始丁亥至戊戌.凡十易寒暑.已蒙诸大雅赐序付刊.尚有拙着成方便读两卷.分类注疏.当续出问世....
...意不昭,奄然殂陨,可为伤恨。知敦以厉薄,德以报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昔鲁人虽有齐怨,不废丧纪,《春秋》善之,谓之得礼,诚良史之所宜借,乡校之所叹闻。正礼元子,致有志操,想必有以殊异。威盛刑行...
...数日部.分而庋诸家.骤不可觅.遗文不彰.后起之士憾焉.兆嘉先生既愈家大人疾.出示是书.春颐受而读之.其词简.其义赅.其用便于初学.而驯而致之以极于其成.于乎.是足以嗣美于诸家矣.亟出资付剞劂氏.以广其传.藉志感忱云尔.光绪二十有二年春三月....
...◎存《大洞真经》三十九真法出《三十九章经》 △太微小童 读《高上虚皇君道经》,当思太微小童干景精,真气赤色焕焕,从兆泥丸中入,下布兆身舌本之下,血液之府。毕,微祝曰: 真气下流充幽关,镇神固精塞死源,玉经慧朗通万神,为我致真命长存,拔度七...
...。又曹操奉献帝都许,而身常在邺。高欢亦奉孝静帝都邺,而身常在晋阳,与曹操相似。司马懿父子常随魏帝在洛。宇文泰亦随西魏诸帝在长安,与司马氏相似。 今撮叙各朝禅代故事于后: (魏代汉) 案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略“曹丕受禅时,汉帝下禅诏及册书凡三...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申报·自由谈》。 〔2〕 六臣注 《文选》在唐代先有李善注,后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注,合称六臣注。 〔3〕 “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合称。...
...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优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系辞》进行...
...梁刘昭注。)《三国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义》三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隋书》八十五卷。...
...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彼纤儿〔14〕俗子,《山海经》〔15〕,《三国志》〔16〕诸书,未尝梦见,而亦能津津然识长股,奇肱〔17〕之域,道周郎,葛亮〔18〕之名者,实《镜花缘》及《三国演义》〔19〕之赐也。故掇取学理,去庄而谐,使读者...
...班固喜为恢奇震耀之言,实有以导之矣。读项羽之破王离,则须眉皆奋而杀机动;览田延年之责霍光,则胆魄皆张而戾气生。与市侩里魁同慕汲黯、包拯之绞急,则和平之道丧;与词人游客共歎苏轼、苏辙之浮夸,则惇笃之心离。谏而尚譎,则俳优且贤于伊训;谋而尚诈,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