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长的解释_消长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增减;盛衰 growth and decline 谓变化 change 国语辞典 減少與增加。 宋.蘇軾.赤壁賦:「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生態上指同一個環境內,原有的生物群聚可以作暫時或永久的消失,而由另一新群聚所取代。其中的植物...

http://hanwen360.com/c/3363.html

《内经》脉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而进行的。 “脉”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气”,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是《内经》介绍给后A的,后世的脉完全是诊脉动的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虚里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切诊中,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xuli-1435.html

的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则以左寸候心、膻中,右寸候肺、胸,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 关于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 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是遍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脉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宗三昧》所说的:“脉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另别号。”实不足称道。而《通经身考》所说的:“气口即可以决死生,而余经之动脉可不弗矣。况女子取太冲,如何可行?”则属封建陈腐之论,不足为法。近人何希时所说的:“吾尝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问辨声色_《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摇头以手扪腮者.齿颊痛也.呻吟不能行步者.腰脚痛也.时吁气者.郁结也.摇头言者.里痛也.形羸声哑者劳瘵.咽中有肺花疮也.暴哑者.风痰伏火.或怒喊哀号所致也.语言蹇涩者.风痰也.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伤寒坏病.声哑.唇口有...

http://qihuangzhishu.com/845/21.htm

指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称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即诊察小儿食指掌面表浅络脉。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小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故三岁以下幼儿,常用指纹辅助切诊。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鱼际络脉发展而来。主要观察指纹颜色、形态和充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1.htm

小儿抽掣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品施之,是速其已也。业斯道者,逢此等证候,务须细心斟酌阴阳实据,庶不致屈杀人命。予非言大而夸,其所目睹而亲见者,不胜屈指矣。病家于此,切切不可专求方。[眉批]知非氏曰:凡视小儿之病,虽曰哑科,而望、闻、问、切四,皆有凭据。青、黄、赤、白...

http://qihuangzhishu.com/112/43.htm

第三十_《荀子》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而不知,圣人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不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809.html

苑珠林》在线阅读

...,开了佛教类书的先河。道世继起作《诸经要集》,钞出佛经中有关的材料一千条,分三十部一百八十余目,每部开始有“述意缘”,总序一部的大意。其次有“引证缘”,广引故事为证。到了扩充成《苑珠林》分一百篇,下有部,也是以“述意”、“引证”居前,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19.html

共找到147,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