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顾世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汪序 自序 乔序 凡例 卷一\《内经》纂要 上古天真篇 四气调神大篇 生气通天篇 金匮真言论篇 阴阳应象大篇 阴阳离合篇 阴阳别论篇 灵兰秘典篇 六节脏象篇 五脏生成篇...

http://qihuangzhishu.com/344/index.htm

诸瘅病_《灵素节注类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胆经穴也。《灵兰秘典》、《六节脏象》等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附于肝,肝经之脉,上循喉后,故咽为之使,而胆气亦由之而上也。以谋虑太劳而不决,使胆虚汁泄而气上溢,故口苦而名胆瘅也。凡劳思...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ujiezhuleibian/622-14-3.html

心(附:心包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的形态结构:心脏呈尖圆形,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络围护,心居其中。中医学对人体心脏的重量、颜色、结构,以及心腔的血容量等均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较为粗略而已。“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脏象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htm

说中医“科学”和“不科学”本身就不科学_【中医宝典】

...“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素问·六节脏象》中。藏,藏于体内的器官;象,表现在外的的生理病理现象。张景岳曰:“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因此,脏象学说是以解剖学上的器官为基础,用“有诸内,必形于外”的研究方法,根据长期的实践,由感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1.html

脏象解_《素灵微蕴》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太真(太真 原质。)剖判,离而为两,各有专精,是名阴阳。清阳升天,浊阴归地,升天成象,降地成形,清则气化,浊则质生。 《素问·阴阳应象》 :在天为玄,在地为化,玄生五神,化生五味。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

http://qihuangzhishu.com/1297/4.htm

同源与潜病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故二者在生理及病理上均极为相关。中医脏象学说“肾主骨”,“肾主骨髓”极为强调肾与骨的关系,临床上,骨病常从肾治,骨之坚脆亦为肾盛衰的征兆。如《素问·上古天真》说:“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男子……八八……筋骨解堕、天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12.html

五声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类声音,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即肝主呼,心生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这种归类,带有牵强附会之处,现已少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67.htm

五声_五行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类声音,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即肝主呼,心生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这种归类,带有牵强附会之处,现已少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sheng-1834.html

《医学源流》在线阅读

...贵人有疾,再召入都。时大椿已七十九岁,自知体衰,未必生还,乃率子徐爔而行,果至都三日而卒。帝惋惜之,赐以帑金,命爔扶榇以归。徐大椿平富于著述,今存《难经经释》二卷、《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医贯砭》二卷、《医学源流》二卷、《伤寒类方》一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8.html

胆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故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脏象》)之说。即所谓“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杂病源流犀烛》)。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气化运动的机体,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

http://qihuangzhishu.com/44/17.htm

共找到73,4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