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观(1880-195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家。字利恒,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人。伯祖兰生、祖葆初,为孟和名医。承家学,早年精研经书、舆地之学,又熟颂医经、经方本草。甲午战争后入致用精舍(原名龙城书院)学习新学,后又从名医马培之游。1901年复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15.htm

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反映。如内生湿邪的产生,虽由肺、脾、肾三脏的水液代谢失调引起的,但在五脏之中,脾胃与湿病关系最为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土脏,恶湿而喜燥,当某些原因损脾脏,使其运化功能减弱,水津不能运行三焦,布散周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578.html

东西法门_《思考中医》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讲东西很特别,英文的“thing”是完全翻译不出“东西”的。为什么呢?因为东西太大了,什么都可以包括进去,什么都可以叫东西。什么都可以叫东西,那东西又是什么呢?记得前面谈人中的时候,我们说人中这个称谓透着中医的三昧。其实这个“东西”也具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71.htm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把人看成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互通互动。 五脏脉象与四时相应 《素问·脉要精微》曰:“夫脉者,血之府也”,这是古人对于脉的认识。“脉象”是中医对人体体表动脉搏动的外在表现的感悟,并通过这种感悟,反应出中医对人体气血脏腑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精工不辍 磨就“金针”——李恩教授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_【中医宝典】

...……”充分肯定了以临床经验为基础中医中药相结合的中医科研方向。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历时37载,精工不辍磨就的“金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肾-骨-髓-血-脑”一体研究〉》,以此为指导思想,研究系统涵盖了上述范围。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86.html

近代中医发展缓慢的方法论原因分析_【中医宝典】

...发展出实体模型方法。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方法的缺失是有其社会文化根源的。 首先,元气自然观不可能产生实体模型方法。实体模型方法是以研究对象的形态结构和物质实体为基础的,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原子论自然观基础之上的。而中医自然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9.html

《医方经验汇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清末余奉仙撰。全书分51章。1-5章阐述四诊、用药等说,其余分述风痫、风寒、时气、瘟疫,各种异型疫病证治经验200余条,各症论述病因、证候,并列治疗方药经治医案,对疫病证治有独到之处,案语较简要。195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92.htm

《医方经验汇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清末余奉仙撰。全书分51章。1-5章阐述四诊、用药等说,其余分述风痫、风寒、时气、瘟疫,各种异型疫病证治经验200余条,各症论述病因、证候,并列治疗方药经治医案,对疫病证治有独到之处,案语较简要。195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18.htm

中医的手术、移植外科学之废除_《中医之钥》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望闻问切,针灸药石,治病之法,辨吉凶,决生死之生克顺逆,言之甚详。溯本追源,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伤寒论对疾病的六经传变,病因、病理的传变解释,乃为外科手术不能解决疾病问题的主因,从生理解剖、移植治疗的经验到发现疾病的传变(合并症或副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3.htm

从清代中医眼科文献探讨眼科辨证论治特点_【中医宝典】

...趋于高峰和把眼科辨治理论与内科辨治理相结合从整体认识眼科,为眼科治疗建立起一套整体辨证论治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清代前中期中医眼科文献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记载技术之进步,展现出中医眼科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清代中医眼科文献记载的众多辨证论治眼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7.html

共找到559,3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