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总论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2-0.html

春三月每天早上梳头一百下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国古代的《养生》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说的是两重意思,一是梳头可以养生,二是春天这个季节适合梳头养生。 中医认为,经络遍布人的全身,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要靠这些经络起传导作用。人的气血经络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140.html

络脉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络脉更小有极多分支的,就叫“孙脉”,也叫“孙络”(《灵枢.脉度》)。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此外,络脉的另一种意义是指身体浅表的静脉血管说的(《素问.调经》:「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74.html

三焦部位〔说〕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部位,而且用以辨病症。郑氏本华陀《中藏经》“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是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而加以引伸,以天、地、水分释上、中、下三元之气。谓升则由水而地而天,降则由天而地而水,行水化气,三合一,故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8.html

凡例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部位属于何经,其经气血多寡,庶攻补不致妄施。5、辑诸家痈疽明论,字字可师。6、辑诸家痈疽治法,可为后学准绳。7、痈疽兼现寒热、烦渴、秘结、泄泻诸证,以别阴阳虚实,不致攻补失当。8、列痈疽初起内消、敷围、针灸、 洗、内托、砭石刀针、溃后托补...

http://qihuangzhishu.com/344/5.htm

经络大略_《外科大成》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岐黄问答.以经络为主.惟经络一明.然后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得心应手之妙焉.假如腹之中行.系任脉一经.开两傍系...

http://qihuangzhishu.com/643/12.htm

气血津液病证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症,继则常引起血郁、火郁、痰郁和病及脾胃等。3.气滞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闪挫跌仆,以及痰浊、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气滞。由于气机阻滞,气血运行障碍,以致病变部位或脏腑出现胀满、疼痛。4.气逆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8-0.html

经络的发现与研究评析_【中医宝典】

...的角度对经络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清水芳太郎用测定皮肤电阻的方法发现了经络的电学特性。经络腧穴周围具有与其它部位皮肤不同的电学特性,主要表现为大电容、高电位,导电量较高。1950年中谷义雄发现了良导络。50年代中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2.html

十三气血_《石室秘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能生无形。不知气血原叠相生长,但止有缓急之殊耳。故吐血之时,不能速生血也,亟当补其气;吐血之后,不可纯补气也,当缓补其血。气生血,而血无奔轶之忧;血生气,而气无轻躁之害。此气血之两相须而两相得也。张真君曰∶妙极,无弊之道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38/152.htm

经络的生理功能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概言之为气血而已。故称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灵枢·经脉》曾经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又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一、联系...

http://qihuangzhishu.com/44/89.htm

共找到225,8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