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大腿痈阴包毒_《疡科心得集》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大腿痈之证,发于内侧者,属肝脾二经;发于外侧者,属胆胃二经。或由于湿热不化,留滞经络,阻其气血而成;或由于风寒湿外邪侵袭,壅遏不行而结。须辨其色之赤白,审其证之阴阳,然后施治。势 肿痛者,属湿热,宜清利解毒;平陷坚硬,色不变者,为阴邪凝结...

http://qihuangzhishu.com/731/86.htm

病名_《虚损病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清·尤怡《金匮翼》:“虚劳,一曰虚损。盖积劳成虚,积虚成弱,积弱成损也。虚者,空虚之谓。损者,破散之谓。”清·吴谦《医宗金鉴》:“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损者,外而皮、脉、肉筋、骨,内而肺、心、脾、肝、肾消损是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6.htm

虚损劳瘵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六精滑,七窍数。并锁阳丹,九龙丹。几虚损症,多起于脾胃。劳瘵症,多起于肾经。虚损潮热,多起于内伤。劳瘵阴虚火动,多起于伤风似疟。虚损蒸蒸发热,按至皮肤间甚热,不能食,不觉瘦,脉豁大,重按无力。劳瘵骨蒸,按之皮肤不热,按之筋骨乃热,能食而...

http://qihuangzhishu.com/592/53.htm

_《叶选医衡》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经病形,皆不言手足之厥,亦不及受病之因,谓二例在前,可因此而推之。故叶氏曰∶内经所谓寒热二厥,乃阴阳气逆而为虚损之证。寒厥补阳,热厥补阴,正合王太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仲景、河间、安道所,乃伤寒手足之厥冷也,证既不同,...

http://qihuangzhishu.com/768/28.htm

识字_《医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人造字,不外形、声。形声,阴阳之道也。然形、声又各有阴阳。声有四∶平、上、去、入。平,声之阳也;上、去、入皆仄,仄,声之阴也。以形言之,伏羲画卦,一画开天则为一(一音奇,奇以象阳,数之始也),一画竖之则为 ,( 音衮,上下通也。)左右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713-10-6.html

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_【黄帝内经】

...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这在生命开始时已经决定了。《素问·生气通天》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具有生命力的父母之精相媾,也就是阴阳二气相媾,形成了生命体。诚如《灵枢·决气》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生命体形成之后,...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9.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具体事物,变为抽象概念,用于说明世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以此阴阳。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包括四季、昼夜,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以空间方位阴阳,东南属阳,西北属阴。进一步引申,与明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9.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具体事物,变为抽象概念,用于说明世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以此阴阳。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包括四季、昼夜,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以空间方位阴阳,东南属阳,西北属阴。进一步引申,与明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2.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 阴阳应象大》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4.html

辨惊风之误_《儿科醒》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亦非金石脑麝所投.其误二也.至于慢惊.或因吐泻.或因病后.或因过服克伐之剂.或脾胃素虚.以致脏腑虚损已极.全属虚寒败症.急温补.无风可逐.无惊可疗.而名之曰慢惊.更属谬妄.其误三也.此外.如伤风发搐.伤食发搐.潮热发搐.将见痘疹发搐....

http://qihuangzhishu.com/893/13.htm

共找到224,9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