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1423)和宣德五年(1430),朝鲜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医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 明代,朝鲜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8.html

清末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德宗又敕一谕:“从前所建大学堂应切实举行”,并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在京师大学堂章程概略中,在大学堂设医学实业馆(设置未定),大学专门分科课目中,医术列于第七科,下分医学及药学目,并规定学医者而增学拉丁文。钦定章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5.htm

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影响较大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fazhanshishangdiyibudaxingcidian.html

孟河医守望者_【中医宝典】

...李夏亭,还是孟河医守护者顾书华、张高炯、胡秀芳……他们在担负起孟河医传承发展重任,他们正成为孟河医脊梁。还有先后成立常州孟河医学研究所、孟河医研究会,无不在传承着孟河医衣钵,更有常州市中医医院孟河医史馆,向世人展示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731.html

西藏旅行完全装备_【中医宝典】

...防晒作用,更重要作用发挥在路途中。在地广人稀西藏,公用厕所可谓少之又少,或说随处皆是“绿色厕所”,所以轻便可折叠伞能在关键时刻上用处。 手电及备用电池:如你想好好享受各个寺庙内佛像或壁画,手电同样是不可缺,因为寺庙内通常光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369.html

藏药焦点问答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1.为什么藏药以丸剂居多答:藏医藏药是勤劳勇敢藏民族在同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独特理论体系,它吸收了古印度医、阿拉伯医、中医等医学精华部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了独具特色藏医学理论,加之藏民族游牧式生活方式,决定了以丸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38.html

医近代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八国联军暴行暂时关闭。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德宗又敕一谕:“从前所建大学堂应切实举行”,并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在京师大学堂章程概略中,在大学堂设医学实业馆(设置未定),大学专门分科课目中,医术列于第七科,下分医学及药学目,并规定学医者而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8.html

伤寒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自从汉代张仲景着成《伤寒论》以来,后世医家结合自己经验体会对该书加以批注、发挥者数以百计,对发扬仲景学说起了一定作用。他们之中虽有各种不同见解争论,但在继承发扬仲景学说上则是一致。迨至温病学说兴起,在伤寒、温病之间学说争论更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43.htm

刘完素_【中医宝典】

...,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治疗上,他主张用清凉解毒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作“寒凉”。 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当时,中国医学发展经过了盛唐时辉煌成就和宋代普及之后,形成了很多学术派别。各派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是医学史上诸“医”百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25.html

“中医”名与实_【中医宝典】

...“中医”概念,似乎十分清楚。是中医药学——或者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也是祖国医学同义词。但细究起来,其名实颇不相符。 笔者认为,现在所谓“中医”,实际上仅指“汉医”而言。因为其中除了汉文化系统医药学知识之外,并没有包括中国其他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5.html

共找到917,6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