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这些书非华佗亲笔所著,皆出自其他人或后人之手。尽管如此,华佗的医学成就与经验仍可有部分赖之得以保留与传播。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华佗主要是师承扁鹊脉。如《脉经·扁鹊绪反逆死脉要诀》篇末附有“华佗效此”四个小字,以及在《华佗神医秘传。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0.html

杨乘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以行,号云峰,西吴(今浙江湖州)人。精于医,尤对脉最为擅长,撰《临证验》,系以病证之阴阳、虚实、脏腑配方主治立篇,书中有方43首;另辑有《医宗己任篇》,系集高鼓峰之《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之《东庄医案》及董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55.htm

藏医脉_【中医宝典】

...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应用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辨证,但如不切脉,就无法详细辨识病情的变化,正如《疡医选粹》说:“痈疽固有形之病,目可得而识也。其真元之虚实,治法泻补,不脉何以知之?”扼要地说明脉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在此,仅将与外科有关的常见的脉象归纳述于下:1.浮脉...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htm

要经终论篇第十六_《素问》

...黄帝问曰: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58.html

成肇仁治疗胃痛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52岁。2007年3月11日来。胃脘痞胀不适多年,伴烧灼感,泛酸。大便稀日行1~2次,左少腹阵痛,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丹参、茯苓、白芍、焦三仙、乌贼骨各15g,白术、厚朴各12g,半夏、元胡、陈皮、广木香各10g,炙甘草、黄连各6...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2.html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今日古时皆有,并且顾具实用价值。 4、布指《难经》日:“尺寸终始,一寸九。”独取寸口诊脉,就是在这一寸九分之上进行的。然而,患者有高矮之别,尺肤有长短之异,医者诊脉布指时,三指之间应有疏有密不可面定不变。所以《三指禅》日:“者三指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瘀血象客观化系列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_【中医宝典】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陈群教授牵头的“瘀血象客观化系列研究”日前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研究成果不仅在教学、科研、临床中广泛应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项目以中医研究为主方向,结合血瘀证的最新研究进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70.html

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壮。)□〔《集》〕治肿∶廉泉(三,灸。)金津 玉液(各用三棱针出血。)天突 少商□〔东〕又∶廉泉 然谷 风府 天突 关元□〔垣〕廉泉一穴,一名本,在颔下结喉上。治舌下肿,难言,纵,涎出,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刺疟论云∶舌下两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21-3.html

证治_【中医宝典】

...为由营传来。 一、气血两燔(见于某些肠伤寒、粟粒性结核、钩端螺旋体病等合并出血者)。 主证:壮热口渴,烦躁不宁,绛苔黄,或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等。 辩证 气热毒与血热毒并炽,壮热、口渴、苔黄为气热盛之象。绛、烦躁为热扰营血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23.html

共找到209,3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