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中医病机学是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把局部病变同机体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和转变,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中医病机学认为,人体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2.htm

病机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中医病机学是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把局部病变同机体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和转变,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中医病机学认为,人体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0.html

脏象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神农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黄帝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岐伯精藏论〕艺文略一卷 佚〔岐伯五脏论〕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张仲景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五脏荣卫论〕(崇文总目撰人阙)宋志一卷 佚〔华氏(佗)玄门脉诀内照图〕崇文总目...

http://qihuangzhishu.com/485/33.htm

脏象解_《素灵微蕴》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太真(太真 原质。)剖判,离而为两,各有专精,是名阴阳。清阳升天,浊阴归地,升天成象,降地成形,清则气化,浊则质生。 《素问·阴阳应象论》 :在天为玄,在地为化,玄生五神,化生五味。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

http://qihuangzhishu.com/1297/4.htm

同源与潜病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同源器官”,指在生物进化史上及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同胞器官。由于它们在生理上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生理同功同源),因此在病理上也必然“同病相连”,这就为疾病预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第一节 同源与脏象同源,指同源理论,属于生物进化理论范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12.html

中医心理之心神感知论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心神感知论是在“心主神明论”的基础上,阐述心神主导人对客观世界感知活动的过程。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正因为神舍于心,心神是人的感知活动的中枢,所以“脏象之心”才成为反映所感知客观事物的处所。目、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所反映的视、听、嗅、...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212.html

晏几道生卒年考

...生计唯兹碗,般:擎岂惮劳。……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其词盛为当时所推,王灼《碧鸡漫志》"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有词二百五十九首,诗七首(另有一残句),文一篇传—82—道生卒年小考》中对此质疑,认为他约生于1048...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465.html

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㈠(chuán,音船)①传授。《素问·六节脏象论》:“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②流传,传播。《灵枢·九针十二原》:“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之为法。”③转送,运送。《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④传变。指病情变化发展。《素问·...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88.htm

三焦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一)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

http://qihuangzhishu.com/44/22.htm

脏象下_《医经原旨》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之别。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为壮,十八以下为少,六岁以下为小。有肥,有膏,有肉── 肉坚,皮满者肥; 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肉,肉之聚处也。此言伟壮之人,而有脂、膏、肉三者之异。)膏者其肉淖...

http://qihuangzhishu.com/620/7.htm

共找到7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