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诊断,诊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治无过,以则不失矣。”灵枢·玉版:“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犹可知矣。”②诊断部位。素问·风论:“愿闻其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在口,其色赤。肝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44.htm

单按、总按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切脉时用不同的手指候测脉象的方法。用一个手指按某一部的脉象称为单按,如寸部脉,用食指按之,其他两指微微提起。食、中和无名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脉,称为总按。常配合而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nanzongan-1259.html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数据化、定量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该研究课题组并编成中国腹一书,从而使腹这一古老的技术在诊断学上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向一门独立分支学科迈进。(二)脉要客观检查患者的脉象,就要有检查的器械,脉象检测仪就是这种器械。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中医四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脉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50.html

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十二脉之一。指超越寸口而上鱼际的脉象。主气有余。家正眼:“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465.htm

脉经在线阅读

...切之术有较深研究。鉴于前人撰集方书,其有关脉学部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明,于是考核遗文,摭拾群论,采集前代医家医著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内经四时经等论述脉学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撰成脉经。 王叔和在总结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2.html

灵枢素问节要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素节要浅注。十二卷。清·陈念祖集注。刊于1865年。本书分类选辑内经重要篇章、段落,加以归纳和类分。共分道生、脉象、经络、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病机等12类。然后分别予以注释。融汇贯通,...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72.htm

灵枢素问节要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素节要浅注。十二卷。清·陈念祖集注。刊于1865年。本书分类选辑内经重要篇章、段落,加以归纳和类分。共分道生、脉象、经络、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病机等12类。然后分别予以注释。融汇贯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98.htm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素问类纂约注,三卷。清·汪昂撰。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注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本书特点有二:其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8.htm

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脉象名。应指滑利,如盘中走珠。素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②尺肤的征象,滑泽光润。灵枢·邪客:“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灵枢·论疾:“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灵枢·官能...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41.htm

共找到474,2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