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卷五第十七《脉要精微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中、下篇。自“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至“调其甘药”,见《灵枢》卷一第四《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病形脉诊》下篇。自“肝满肾满”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八《大奇论...
...脉歌 左手尺部肾脉歌 右手寸口肺脉歌 右手中指脾脉歌 右手尺部命门脉歌 诊杂病生死候歌 诊暴病歌 形证相反歌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歌 诊四时虚实歌 伤寒歌 阳毒歌 阴毒歌 杂病生死歌 卷六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 五脏察色歌 肝脏歌 心脏歌 脾脏歌 ...
...脉有单诊、总按不同者,或单诊强,总按弱也;或单诊弱,总按强也;或单诊细,总按;或单诊大,总按细也。凡单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激;三指总按,则所按之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激矣。此脉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
...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寒脉缓而五者或一留滞于其间.则因而为结.故张长沙谓结促皆病脉.芤.浮大而软.寻之中空旁实.旁有中无.诊在浮举重按之间.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能统气.故虚而大.若芤之状也.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为衄...
...为有妊.有一妇人.其兄亦知医.因病请兄诊之.大讶曰.脉见雀啄.其病不祥.后延予诊之.问曰.经闭几月耶.对曰.四月矣.予曰.无伤也乃妊脉也.后果有孕.左疾为男右为女.流利相通速来去.两手关脉大相应.已形亦在前通语.男道尚左.女道尚右.况两太阳...
...出。” 《千金方》:“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 《四言举要》:“沉弱阴虚,弱小阳竭。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劳极诸虚,浮软微弱。” 《诊家正眼》:“弱堪重按,阴犹未绝,弱兼涩象...
...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差千里愆,气血未充难据脉,神识未发不知言。惟凭面色识因病,再向三关诊热寒,听声审病兼切脉,表里虚实随证参。【注】儿科一道,自古为难,盖以小儿形质柔脆,易虚易实,调治少乖,则毫厘之失,遂致千里之谬。气血未充者,气血尚未...
...《脉经》曰∶七诊者,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思虑也;三均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也;五稍重指于肌肉之际,取其胃气也;六再重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也;七详察脉之往来也。据《脉经》所说,指临时言。以余诀之,用功不在临时,...
...古代记载病人诊疗情况的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可知西汉时已有诊籍记载。后世演变为病历医案。...
...羸人脉躁者死。 人身涩而脉来往滑者死。人身滑而脉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脉往来大者死。 人身大而脉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脉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脉来往短者死。 尺脉上应寸口太迟者半日死。(《脉经》云∶尺脉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诊五脏六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