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小娥厚貌深辞,聪明端特,煤炼指跛足,誓求真如。”...
...弦者,脉之刚劲有力,端直而长者也,为肝阳之自旺,为痰饮之郁结。紧者,脉之固定坚直,应指不挠者也,为寒邪之外束,为实邪之内凝。《素问》有脉实坚之说。《伤寒论·平脉篇》∶寒则牢坚。《脉经》引之作寒则紧弦,是紧脉亦可谓之坚脉,皆以形容其指下有力...
...脉甚滑疾,盖男女正成形质,其气未定也。五、六月以后则形质已定,男女已分,及八、九、十月其脉平和如无娠然,非医工深明脉理,病家肯明言者,难以诊而知也。《脉诀》云∶滑疾不散,胎三月。但疾而散,五月至六月,已后则疾速亦无矣。然亦有始终洪数不变者,...
...脉甚滑疾,盖男女正成形质,其气末定也。五六月以后则形质已定,男女既分,及八九十月,其脉平和,如无妊然。非医工非明脉理,病家肯明言者,虽以诊而知也。《脉诀》云∶滑疾不散,胎三月;但疾而散五月至六月;已后则疾速亦无矣。然亦有始终,洪数不变者,其...
...)。④结脉:往来缓慢,时一止复来。⑤动脉:古人有两种解释,一谓“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濒湖脉学》)。一谓“数而跳突名动”(《脉学辑耍》何梦瑶)。⑥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⑦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
...代者死也。仲景《伤寒论》云∶脉促代,心悸动,炙甘草汤主之。...
...1892年。作者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但又嫌《濒湖脉学》过于简略,于脉理无所发明,遂参阅《脉经》、《珍家枢要》、《诊宗三昧》等有关文献五、六十种,并结合个人心得撰成些书。卷一-三论述切脉部位、方法及脉象;卷四-五论主病;卷六名论汇编...
...,女子怀胎三月兮。 《脉经》曰:代脉散者死。主洩及便脓血。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多亡命。 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应,十动一止一年殂,更观气色兼形证。 两动一止三四日,三四动止应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
...脉学著作。十卷。清·李延昰辑于1664年。作者鉴于流传较广的高阳生《脉诀》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脉学论着,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卷一述作者研究脉学之心得。认为脉诊须掌握六个要点:辨析相类之脉,对举相反之脉,熟悉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