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阳阳明证解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云,从春至夏者太阳,从秋至冬者阳明,独不言少阳。或据《灵枢·经脉》谓少阳脉不至鼻,似也,而实非也。盖仲景所云太阳、阳明者,非谓太阳、阳明之经,乃其自分之部也。太阳统三阳之表,阳明为胃腑之里。有由阳络之阳伤而得者,外感风热...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01.htm

汪氏妇鼻衄止奇法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汪氏妇,夏月初患齿止旋吐血,血止鼻又,大流三日,诸治不应。诊脉弦搏,知其肺胃火盛,非寒凉折之不可,乃用犀角地黄汤,取鲜地黄绞汁,和童便冲药,外用热酒洗足,独蒜捣涂足心,一昼夜仍不止。因忆门人许生曾言∶人传止奇法,先用粗琴线数尺...

http://qihuangzhishu.com/727/69.htm

倒经(行经)_【中医宝典】

...月经期在子宫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肠,肺、乳腺等部位发生出血,称为倒经,其中鼻衄最为常见。倒经大多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病因可能和各脏层上皮分化异常相关。治疗方法,局部止血以电灼出血点及子宫内膜异位灶,或服用孕激素假孕疗法,但疗效不理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942.html

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歌】耳上焦血热成,鲜血时流耳窍中,肝火柴胡清肝治,胃热生地麦门冬。【注】此证由上焦血热所致,耳窍中时流鲜血。若肝脉弦数者,以柴胡清肝汤服之;肾脉虚数者,以生地麦冬饮主之。总以凉血为急,乃抽薪止沸之法也。外以神塞丸塞之即瘥。方剂:生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70-3.html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胀痛,时欲太息,嗳气,食欲不振舌正常,苔薄白弦肝郁化火经行先期,量多、色紫红,崩漏,经行,妊娠恶阻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苦而干,烦躁易怒,胁痛舌红.苔薄黄弦数肝经湿热带下色黄或赤、臭秽,阴痒,阴蚀胸闷胁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

http://qihuangzhishu.com/81/35.htm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胀痛,时欲太息,嗳气,食欲不振舌正常,苔薄白弦肝郁化火经行先期,量多、色紫红,崩漏,经行,妊娠恶阻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苦而干,烦躁易怒,胁痛舌红.苔薄黄弦数肝经湿热带下色黄或赤、臭秽,阴痒,阴蚀胸闷胁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5-2.html

经行吐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见《红线女博识摘腴》。多因胃有积热,热伤胃络,血溢而随冲气上逆吐出所致。症见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吐血,血色黯红,或经血量少等。治宜清胃热,引血下行。方用三黄四物汤,或犀角地黄汤等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98.htm

《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 第二节 月经先期 第三节 月经后期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第五节 月经过多 第六节 月经过少 第七节 经期延长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第九节 崩漏 第十节 闭经 第十一节 痛经 第十二节 经行发热 第十三节 经行头痛 第十四节 经行 ...

http://qihuangzhishu.com/81/index.htm

《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第二节 月经先期 第三节 月经后期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第五节 月经过多 第六节 月经过少 第七节 经期延长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第九节 崩漏 第十节 闭经 第十一节 痛经 第十二节 经行发热 第十三节 经行头痛 第十四节 经行 ...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index.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乳窍不时有鲜血渗流而出者。《疡医大全》卷二十:“妇人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多因忧思盛怒过度,肝脾受伤,血伤统藏所以成。治宜平肝散郁,养血扶脾为主。内服宜用加味逍遥散。相当于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确诊后宜...

http://qihuangzhishu.com/193/81.htm

共找到43,0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