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的配伍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砂囊内膜。味甘,性平,归脾、胃、膀胱经。有健脾消食、消癥化石、涩精止遗、敛疮生肌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药,但鸡内金也有配伍禁忌。 因鸡内金含酶类成分,含鞣酸成分的中药能与消化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构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和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33.html

中药引起肾损伤常见原因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令人担忧。其常见原因有: 观念错误 一直以来,人们中药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而且,中药存在如剂量控制不严、病证缺乏辨证、用药处方存在着随意性等严重滥用现象。近年来,中药源性疾病频频见于专业媒体,其中不乏因肾中毒而死亡者,报道涉及多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85.html

祛风湿_《中药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其性寒,以致湿热痹痛为宜,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蜇砂等清热除湿之品。寒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同用。2.用于水肿、脚气等症防己苦寒泄降,又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椒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xue/69-2-6.html

遣方用药说“”_【中医宝典】

...“”,是用两种性质、作用相同或相对的药物构成的组合,它通过药物的合理配对,改变或调整药物原有的功效主治,取得一种新的、更佳的治疗效果。是古今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某些药物合用后会使作用增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80.html

细辛_《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味辛温。主咳逆,散肺经之风。头痛脑动,散头风。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散筋骨肌肉之风。久服,明目,利九窍,散诸窍之风。轻身长年。风气除,则身健而寿矣。此以气为治也,凡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以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nongbencaojingbaizhonglu5335/224-4-25.html

细辛_《本草择要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味】辛温无毒.轻清上浮而升.阴中阳也.入足厥阴少阴血分.为手少阴引经之.(入煎剂不可过一钱.多则令人气闷.)【主治】散咳逆头痛风湿痹痛.温中下气.益肝胆明目.利九窍.治恶风头风.止迎风泪下.除齿痛.故水停心下不行.则肾气燥.宜细辛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zeyaogangmu/765-10-10.html

我国中药研究定位的思考_【中医宝典】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它是由饮片作为原料配伍的复方及其制剂。 过去的研究曾把生药(天然药物)和中药混淆,用研究生的方法研究中;将药材作为中药的起点,用药材的质量标准去控制中药的质量,导致了真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11.html

桑枝配桑叶 治疗代谢综合征(6)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 应用 桑叶质轻气寒,轻清发散,长于疏表邪,散风热,凉血润燥,清肝明日;桑枝长于通络道,行津液,利关节,祛风除痹止痛。桑叶以散为主,桑枝以通为要。二伍用,疏散风热,通利关节,相得益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92.html

攻里不远寒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攻里不远寒指热积于里,非寒下药不能消除,所以攻里不避忌寒。 【攻里不远寒】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热积于里,非寒下药不能消除,所以攻里不避忌寒(参见“寒下”条)。但腹中寒而大便寒秘,也有用寒下药的,但配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49.html

麻黄附子细辛汤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麻黄 附子 细辛荣卫表病初得,少阴肾脏里病即动。表证则发热,里证则脉沉。曰少阴病者,必有但欲寐,背恶寒等少阴证在也。麻黄以解表,附子以温里,肾脏病则寒水灭火,细辛以温降肾家上凌之寒水也。细辛是降,非散。此病不可发汗,麻黄和卫而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282.htm

共找到270,2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