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 原序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

http://qihuangzhishu.com/337/3.htm

气候变化与养生_【中医宝典】

...气候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我国医学在防病保健上很强调气候的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指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离和真邪》也说:“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都强调防病治病必须掌握季节变化规律和气候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38.html

五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见《素问·六元正纪大》。即五行。详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093.htm

素问的名称由来_【黄帝内经】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自序》。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胎胪》、《药录》。” 迄今1700多年,《素问》之名未曾改变。为什么叫《素问》?林亿、高保衡等人的“新校正”说:“所以名《素问》...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2.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篇第六十八 气交变大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篇第七十 六元正纪大篇第七十一 刺法篇第七十二(遗篇) 本病篇第七十三(遗篇) 至真要大篇第七十四 着至教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第七十六 疏五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neijing/index.html

《黄帝素问宣明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宣明方》。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701.htm

《黄帝素问宣明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宣明方》。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0.htm

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考正_【中医宝典】

...与《素问·大奇》对应的就没有《经脉厥》。这是误减《太素》对应之文。 其二,《素问》与《太素》对应的文字有误,表现为《素问》有而《太素》无的文字没有完全指出。 共涉及《素问》7篇,就中又可析为3种情况: 与《素问》对应的《太素》不全,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9.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2)_【中医宝典】

...变化——“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素问·六元正纪大》)。 “根于外者,命曰气正,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生命全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3.html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分而治之_《内外伤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消导,丁香烂饭丸、枳术丸之类主之;稍重则攻化,三棱消积丸、木香见 丸之类主之;尤重者,则或吐或下,瓜蒂散、备急丸之类主之。以平为期。盖脾已伤,又以药伤,使营运之气减削,食愈难消。故《五常政大》云,“大毒...

http://qihuangzhishu.com/297/68.htm

共找到766,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