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季胁至京门穴;从京门循行带脉、五枢、维道、居,下合髀厌中环跳穴也。从环跳穴以下循髀阳风市穴,从风市循行中渎、阳关,出膝外廉阳陵泉穴也。从阳陵泉穴循行阳交、外丘、光明等穴,下外辅骨之前阳辅穴也。从阳辅穴直下抵绝骨之端悬钟穴;从悬钟下出外踝...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痘疹仁端录》卷六:调元解毒汤【处方】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连翘、木通、山药、姜、枣。【功能主治】痘疹落痂后气血不调,尚有余毒,诸症将作。【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六▼ 相关方剂 ▲ 返回...
...按照传统习俗,端午节前后用艾叶沐浴能保你一整年身体健康。 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温经等功效。 准备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适量沸水浸泡5~10分钟,取出艾叶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 ...
...《灵枢·经脉别篇》曰∶足少阴上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带脉循行图(图)《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目录 《外科正宗》调元肾气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正宗》:调元肾气丸【处方】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 山萸肉 山药 牡丹皮 白茯苓各60克 人参 当归身 泽泻 麦门冬(捣膏)龙骨 地骨皮各30克 木香 砂仁各9克 黄柏(...
...,粳米100克。黄精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备用。黄精与粳米放人锅内,加清水,旺火烧沸后用小火煮至粥成。 本方有补虚损,益气阴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原方用于“一切诸虚百损,不拘阴阳气血衰惫,无不宜之”...
...1.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足内踝上五寸足少阴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再上行交于任脉的天突穴,止于咽喉部的廉泉穴。2.生理功能: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具有维系阴经的...
...目录 《简明医彀》理气调荣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简明医彀》:理气调荣汤【处方】香附(醋炒)2钱,当归2钱,川芎1钱半,白芍(酒炒)1钱半,生地1钱半,乌药1钱,陈皮1钱,砂仁(研细)1钱,茯苓1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室女气血...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络脉又分为别络、浮络及孙络,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其中,别络共为十五,包括十二经脉及任督以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络脉主要为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补充经脉的循行,与十二经脉...
...医宗金鉴》)妇人经闭不行,有因脾胃久虚,形体羸弱,气血俱衰,以致经水断绝者;有因劳心过度,心火上行,不得下通胞脉,是以月事不来者;有因中消,胃热善饥,肌肉消瘦,津液不升,血海枯竭,名曰血枯经绝者;有因冷客胞门,血寒凝泣而不下者;有因躯肥,脂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