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积,外溢肌肤,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1.有与丹病人接触史。2.临床表现 潜伏期1-12天,病程一般为2-5天。(1)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吞咽时加剧。伴头痛,呕吐,厌食,烦躁不安...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5-3.html

鬼箭_《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世俗传鬼箭之说,有针挑、火 、油发、艾桃揩诸法。不敢服药,疑真有鬼祸,非也。识者辨之谓,鬼箭是风,神箭是寒,床箭是湿。痛而转动者,气与痰也;痛而难转动者,血也,各有方治。然中亦有杂者,先治毒,后除余,亦箭亦须知也。【治验】一曹叔恒,...

http://qihuangzhishu.com/743/148.htm

霍乱转筋(俗称吊脚)_《冷庐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衣被两耳。缘坎中真阳,为寒邪所逼,因之飞越,所谓内真寒而外假热,但以脉辨之,自无游移矣。有习用温补之,知此证为阴寒,治用附子理中、四逆等汤,温补脾肾,究非直走厥阴,仍不能奏效。余按∶此证自嘉庆庚辰年后患者不绝,其势至速,不如法,立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lengluyihua/701-6-7.html

伤风脉辨_《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或曰∶“前子伤寒辨详矣,若犯似伤风何如”?余曰∶“肺主皮毛,心主血,肝主筋,伤风犯三部见者居多。”且风,阳也。风伤卫,仕表,故脉浮。伤风有汗,表虚也,故脉缓,有犯此,脉不浮缓,反见沉紧或洪大,胀一验也。若伤风带寒,鼻塞畏冷,脉当...

http://qihuangzhishu.com/743/128.htm

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传说观_《观音菩萨传奇》

...存留鲜红的一点,据说是个特点,别处的四脚蛇却无此标记的。 闲言少叙,却说那时正是春夏之交,因为天时忽寒忽暖的关系,一班小儿,多患疫之症,差不多到处都有,并且最危险的丹,往往透了出来,一不留心,偶然受了一点风或热得太过,以至内陷,毒气攻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140.html

凡例_《胀玉衡》

...一言有不实,治有不效者,一句不载。 一药有不当,用有不明者,一味不入。 一据用治,立方制宜,非唐录。 一按脉阅筋,恐人有误,详之有据。 一砭刺筋,必须紫黑毒血,据为实见。 一载杂症,仅取兼,请病虚实,悉在所略。 一心腹痛,刮放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32.html

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宫颈息肉?_【妇科宝典】

...生活中每一种疾病的到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的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说大家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疾病知识的,宫颈息肉大家了解吗?此病的危害大,大家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首先我们要熟悉宫颈息肉...

http://jb39.com/fk/35863.html

胀类麻疹_《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间微有形影与麻疹相似,有用升发之剂,惟恐不透。次日,迎余,六脉歇指,余曰∶“麻疹之病,何遽尔歇指耶?虽昏沉气喘,喉无痰声,脉不合,斯胀之类麻疹者欤。”放头顶兼放左太阳及乳上三针,未愈。用荆芥汤加山棱、蓬术、白蒺藜微冷冻饮料之,发一身...

http://qihuangzhishu.com/743/133.htm

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即证。又名气、秽。见《胀玉衡》。其先吐泻,后心腹绞痛;或先心腹绞痛而后吐泻,胸膈作胀,头目不清,遍身肿胀,四肢不举,舌强不语。《要略》:“胀者,气之闭也,火之逆也。……治者,必先开其气,降其火,而后胀可消也。若食阻...

http://qihuangzhishu.com/193/488.htm

胀舌胎论_《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或谓∶“全书载,论治俱备,舌胎仅存其名,岂胀舌胎无可治乎”。余曰∶“非也。”盖谓胀有别之舌胎则可,谓舌胎即胀之症,是不识胀之适当其然,并不识舌胎之所以然也。诚以舌胎乃足阳明胃腑热病,故治胀,先理其,后治舌胎即安;若先理舌胎...

http://qihuangzhishu.com/743/130.htm

共找到182,5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