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 卷第二十七邪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 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index.html

经脉别论篇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经脉别论》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变,谓变易常候。)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肾主于交,气合幽冥,故夜行则喘息内从肾出也。)淫气病肺。(夜行肾劳,因而喘息,气淫不次,则病肺也。)有所堕恐...

http://qihuangzhishu.com/344/25.htm

乳石阴阳体性并草药触动形候等一十七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常经含象,理之有,则祸害不生,乖于时候,则危瘵立至,窃览古法,皆云四月服石。此谓浮学,不晓由来,按闻承开服石,佥曰四月虽开而未平。六月谓得气之节,他皆仿此,常以不全行之。(通按虽开而未五字疑有阙)旧曰∶神农桐君,深达药性,所以相反畏恶,备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21/1074.htm

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考_《医旨绪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经》第十五篇有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夫谓二十八脉者何?左右手足上下各十二经,又阴跷阳跷,共二十六也。合任督二脉,前后以足其数云。...

http://qihuangzhishu.com/742/53.htm

痛经外治四_【中医宝典】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方,供选用。 白药填脐: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处,每日2~3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841.html

《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生化之源 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 治女子经脉不行有三 女子经行宜谨 女子病临医宜自说 看妇人病先问经期 妇人室女诸病须问经事 治病妇当先问娠 治妇人病令宽思虑 妇人之病源难疗 妇人月水不利之脉 卷二 嗣育门 经论男女有子本于肾气之盛实 合...

http://qihuangzhishu.com/670/index.htm

诊脉大法_《医学真传》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此又以浮、中、沉诊五脏之气。《伤寒论》之脉为然也。经论脉,平素俱熟于胸中,则病诊视,无往不宜矣。然有三部无脉,移于外络,名为反关脉者,此又不可不知也。总之,脉者,五脏六腑之大原,有脉则生,无...

http://qihuangzhishu.com/858/46.htm

表里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以周身言,则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而以躯壳言,则皮肤为表,骨肉为里。以脏腑言,则腑为表,脏为里也。以经脉言,太阳阳明为表,三阴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而于表中又分表里,则太阳乃表之表,阳明乃表之里。于里中又分表里,则太阴为里之表,少阴为里之中...

http://qihuangzhishu.com/603/22.htm

经脉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体内各部分的主要干线,又可分为“正经”与“奇经”两大类,二者共同组成经脉系统。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mai-741.html

形体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称为溪谷,为体内气血汇聚之所,亦是经气所在之处。大的缝隙处称谷,小的凹陷处称溪。“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素问·气穴》)。肌肉与皮肤统称为肌肤,肌肉与皮肤之间的部位称为肌皮。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为肉节。2.生理功能...

http://qihuangzhishu.com/44/28.htm

共找到146,9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