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荆防化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荆防化疹汤【处方】荆芥9g,防风9g,白芷9g,白鲜皮15g,炒牛蒡子9g,苦参12g,蝉蜕9g,地肤子9g,茯苓6g,甘草9g。【功能主治】荨麻疹。【...
...问:生平所观疹痘之书众矣,无如此之明白清畅,犀照①无遗者也。但小儿痘发而不再病,疹则感而又病,其义何居?玉楸子曰:小儿痘病,卫气大发,窍隧疏漏,复感寒疫,则与②大人,同以汗解,故痘不再生。小儿疹病,即大人温疫,其痘后未尝不病寒疫,则其疹后...
...d,口服;赛庚啶,每次2mg,3次/d,口服;特非那丁,每次60mg,2次/d,口服。 中医治疗 (1)内治法: ①辨证论治: A.风热搏结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痒,选用消风散酌加白蒺藜、赤芍、丹皮、紫草根等。月经疹发于头面、上肢面者,...
...月闭兼温疹靥急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杨氏女,年十五岁,先患月闭,继又染温疹靥急。 【病因】 自十四岁月信已通,后因肝气不舒,致月信半载不至,继又感发温疹,初见点即靥。 【证候】 初因月信久闭,已发热瘦弱,懒于饮食,恒倦卧终日不起。继受温...
...症状不明显。热退时或热退后出现皮疹,呈散在玫瑰色斑丘疹,以躯干为多,1~2天即自动消退,疹退后一般不脱屑或留有色素沉着。发热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猩红热 前驱期发热咽痛明显。1~2天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红疹,疹间皮肤...
...可蔓延到整个颊粘膜及唇内侧,且可互相融合,在发疹后第2天开始消退。 (2)发疹期于病后第4天开始发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面部,而后迅速蔓延到颈部、上肢、躯干及下肢,2~5天内出全。皮疹为一种玫瑰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疹多时可相互...
...(一)发病原因 原发感染灶多由亲动物性真菌引起,炎症反应强烈,如脓癣,浸渍糜烂型或汗疱型足癣等。许兰毛癣菌也可引起癣菌疹。局部真菌代谢产物具有抗原性,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在全身和局部皮肤引起变态反应。这种继发性皮疹真菌检查阴性,毛癣菌素...
...痧疹形如沙痘,疹形如豆,皆象其形而名之也。痧痘俱胎毒,而痘出五脏,脏属阴,阴主闭藏,其毒深而难散;痧出六腑,腑属阳,阳主发散,其毒浅而易散。脏阴多虚寒,故痘可温补;腑阳多实热,故痧宜解散。然痧虽属腑,而其热毒之气上蒸于肺,肺主皮毛,实受其...
...(论一首 方二十九首 灸法一首)论曰∶《素问》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之则为痒也。所以有风疹瘙痒,皆由于此。又有赤疹者,忽起如蚊蚋啄,烦痒极者,重沓垄起,搔之逐手起。又有白疹者,亦如此。赤疹热...
....或红色成片.稠如锦纹者.此属阳邪胃热.有稀如蚊迹.而色淡不解者.此是正虚邪伏.此症有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当看其外症.参其脉象.而施温凉补泻之治法.疹者.有颗粒之象.肿而易痒.即痧瘾之属.须知出要周匀.没宜徐缓.春夏多此. 疹二者.不外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