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腧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腧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uanxue-1224.html

徐氏纳甲法_手掌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的“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及十幅“流注”是徐凤根据金代何若愚撰,阎明广注的子午流注针改编而成的。徐氏纳甲法是根据日、时干支来推算开穴的,推算开穴的顺序是:以日干定值日经开井穴,再依次按时干所属脏腑、经络开取荥、输(原)、、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34/32.htm

总论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源。济...

http://qihuangzhishu.com/601/132.htm

诸家得失策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难经焉,有灵枢铜人焉,有千金方、有外台秘要焉,有金兰循、有针灸杂集焉。然灵枢,或议其太繁而杂;于金兰循,或嫌其太简而略;于千金方,或诋其不尽伤寒之数;于外台秘要,或议其为医之蔽...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73.htm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读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_【中医宝典】

...□ 俞中元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目前,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针灸医籍时有问世。但是,缺憾的是许多书册内容重复,即介绍的内容形式多以十四经脉为纲,逐介绍,而每一经脉下,再逐一介绍腧穴的位置、功效主治针刺的深度艾灸的壮数。还有的针灸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新安针灸木人初考_【中医宝典】

...七十年代以来新安医学研究之稀有发现,为新安医学研究尤其在医宗金鉴而铸造的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以及后期铸造的仿制品,且都为铜制。 这次在新安地域发现的木制针灸人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82.html

明堂经脉(一)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书明堂灸俱不载。何耶。四库全书提要曰。铜人针灸七卷。不着撰人名氏。案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针灸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旁注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4-1.html

明堂经脉(一)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此书明堂灸俱不载。何耶。四库全书提要曰。铜人针灸七卷。不着撰人名氏。案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针灸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旁注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485/43.htm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生理功能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经络具有运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3/5.htm

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本书系节录(即灵枢)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首论十二气血多少、十二流注孔穴(66穴)、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最后为十二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36.htm

共找到599,0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