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经的腧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
...的“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及十幅“流注图”是徐凤根据金代何若愚撰,阎明广注的《子午流注针经》改编而成的。徐氏纳甲法是根据日、时干支来推算开穴的,推算开穴的顺序是:以日干定值日经开井穴,再依次按时干所属脏腑、经络开取荥、输(原)、经、合...
...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经源。济...
...素问》、《难经》焉,有《灵枢》、《铜人图》焉,有《千金方》、有《外台秘要》焉,有《金兰循经》、有《针灸杂集》焉。然《灵枢》之图,或议其太繁而杂;于《金兰循经》,或嫌其太简而略;于《千金方》,或诋其不尽伤寒之数;于《外台秘要》,或议其为医之蔽...
...□ 俞中元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目前,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针灸医籍时有问世。但是,缺憾的是许多书册内容重复,即介绍的内容形式多以十四经脉为纲,逐经介绍,而每一经脉下,再逐一介绍腧穴的位置、功效主治与针刺的深度与艾灸的壮数。还有的针灸书籍的...
...七十年代以来新安医学研究之稀有发现,为新安医学研究尤其在医宗金鉴》而铸造的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以及后期铸造的仿制品,且都为铜制。 这次在新安地域发现的木制针灸人像,...
...此书与明堂灸经俱不载。何耶。四库全书提要曰。铜人针灸经七卷。不着撰人名氏。案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 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
...此书与明堂灸经俱不载。何耶。四库全书提要曰。铜人针灸经七卷。不着撰人名氏。案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 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
...(一)生理功能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经络具有运行...
...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本书系节录《针经》(即《灵枢》)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十二经流注孔穴(66穴)、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最后为十二经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