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灸 防大病_【中医宝典】

...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目的。 灸法:防治疾病历史悠久 “家有七年艾,郎中不用来。”可见古代灸法在民间盛行,并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曹奕介绍,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之一。方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人体穴位。施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677.html

曹翕与曹氏灸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曹翕,三国时期魏国人,曹操儿子,擅长灸法,著作有《曹氏灸经》,这本书在《隋书·经籍志》、《江南通志》均有书名记载;曹翕还著有《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 其中《曹氏灸经》和《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这两部医籍都是阐述针灸学内容,可惜都已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7.html

《神灸经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681.htm

《神灸经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68.htm

灸法总论_《外科理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隔蒜灸三十余壮。其根内消。惟疮头作脓而愈。精要。曰。灸法有回生之功。信矣。大凡蒸灸。若未溃则拔引郁毒。已溃则补接阳气。祛散寒邪疮口自合。其功甚大。尝治四肢疮疡气血不足者。只以前法灸之皆愈。疔毒甚者。痛则灸至不痛。不痛则灸至痛。亦无不愈。若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lili/664-6-48.html

灸法_灸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点燃由艾叶等药物制成艾炷或艾卷,刺激人体上一定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ufa-814.html

舌苔形成机制现代研究进展_【中医宝典】

...近年来,国内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舌苔形成进行了广泛研究,例如舌苔细胞形态学、正常和病理舌苔电子显微镜研究、舌苔生物化学、苔色变化、舌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免疫学以及舌苔脱落细胞、舌苔与正常菌群、溶菌酶等。研究发现,舌苔形成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15.html

灸法_《证治准绳·疡医》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后两脚勿灸。若尽灸之,不惟火气壅聚,彼毒无所走散,又攻入里也,或辨认不明,以白芷(三分) 汉椒 桑白皮(各一分) 连须 葱白(十片)上取新水煎汤,入酸醋半盏,淋洗,少顷,其筋自现,可以辨验头尾。神仙隔蒜灸法 治一切痈疽肿毒,前论言之详矣。凡...

http://qihuangzhishu.com/570/34.htm

灸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术语。指病人因施用灸法而出现温热或麻木、虫行等感觉。有时也可向某一方向传布或扩散。《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55.htm

针灸:“雷火灸”治眼病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雷火灸”起源于明代,是一种用特殊药物处方制成条柱,点燃后悬灸穴位,起到畅通经络、调整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作用。与传统灸法相比,“雷火灸”除具有温热穴位物理作用外,还有其特殊植物药物配方而起药理作用,比其他艾灸更性...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357.html

共找到847,7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