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反经)在线阅读

...长短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作者赵蕤也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毛泽东也说资治通鉴是权谋,是阳谋,长短是阴谋,是诡谋。不管评价是褒是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1.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归类分析,都有临床参考价值。明代有人提出伤寒温病的区别,如王履的溯洄集,强调“感天气恶毒异气”的温病,受到后世的重视。万全的伤寒摘锦、戈维城的伤寒补天石都论述了时行疫病的证治。李中梓的伤寒括要、陶华伤寒六书中的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8.htm

针道源流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病,盖合铜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十四发挥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至若阴、阳、维、蹻、带、冲六脉,皆有系属,而惟督、任二经,则包乎背腹,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4-1.html

处方药引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辞源云:“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可见中医临证处方后每多涉及药引一事,药引者必主方疗效一致,同气相求,可增加临床疗效,故尤在泾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则不通病所。”清代,张睿曾作药引论专篇,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654.html

炼丹术医药化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神仙学说、物性互渗意识和尸体不朽的信仰也密切相关。中国古人的不死观念鄙薄尘世、超脱人生的丰富想象相结合,产生了战国对期的神仙思想,至秦汉时期进一步形成了完整的神仙学说。抱朴子内篇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1.htm

半夏功效释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夏汤,主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二是痰证,本方祛痰的作用较强,对素有痰饮疾患而外感时,其痰证大多较著,故本品可用于外感表证伴有痰饮者,小青龙汤为其代表方。 半夏具有较强的化痰作用,但在中却未提及,现代药理研究也不能证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70.html

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晋皇甫谧所撰甲乙一书就是将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合编而成,因此也应作为黄帝内经的又一古传本。后世医家十分重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研究。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在线阅读

...十三篇,共13篇,撰者不详,有宋张拟、张立青、刘仲甫,元晏天章以及宋以前人等多种说法。全书涉及的问题大致有:规格等级、品德作用、术语、战略战术等,理论较为全面,还记载了一些善博弈者的名字,书中常引经传中的句子,来说明博弈之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15.html

在线阅读

...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共十章。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规范的。“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28.html

缪刺_针灸甲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其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如故,复刺之如法,以月生死为数,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渐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邪客于足阳明之络(素问,王冰云∶以其脉左右交于面部,故举经脉之病,以明缪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10-4.html

共找到593,0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