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加,致使巩膜、粘膜、皮肤染成黄色。正常血清胆红素8.55~17.10umol/L(0.5~1.0mg/d1)。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那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
...孕母期间注意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 母乳性黄疸可...
...本病的治疗主要有输血和光疗。 ①输血: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供血者须先作g6p d缺乏的过筛试验,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避免亲属供血。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
...在临床中,新生儿黄疸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原则与方法有以下几点: 1.因母子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症,轻者可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口服退黄中药,并可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较重者,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光疗和白蛋白、强的松及酶诱导剂治疗...
...本报讯(记者曾繁玉通讯员刘妍)郑州市儿童医院最近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收到良好疗效,已使42名患儿恢复健康。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因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脑损伤、脑瘫、智力低下、运动障碍...
...,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达肝脏。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在缺氧、胎粪排出延迟、喂养延迟、呕吐、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情况时会加重黄疸。 (二)发病...
...核黄疸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重度黄疸: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