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邵氏医书三种》之一。清·邵登瀛撰。刊于1815年。作者鉴于冬温、春、湿温于盛行时常夹杂毒病证,遂参酌吴又可、喻嘉言二家之说,旁集有关医着并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编成此书。邵氏于毒、疫病证治阐述尤详。书后附列...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99.htm

毒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邵氏医书三种》之一。清·邵登瀛撰。刊于1815年。作者鉴于冬温、春、湿温于盛行时常夹杂毒病证,遂参酌吴又可、喻嘉言二家之说,旁集有关医着并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编成此书。邵氏于毒、疫病证治阐述尤详。书后附列...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71.htm

回春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时病歌括新编》痧回春丹『主治』一切痧之症。『药物』苍术、雄黄、沉香、丁香、木香、郁金、蟾酥、麝香。『服法』研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开水服送。 目录 《时病歌括新编》痧回春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时病歌括新编》痧回春...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ayihuichundan.html

四季证治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有寒温二,风湿亦宜备。如己未年,京师大,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无他,湿也。以此为法,每年遇有不正之气,即当纪而用之。假如冬合寒,时有温暖之气,则春必患;春合,而有清凉之气,则夏必患燥;夏合热,而有寒气折之,秋必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10-2.html

五条_《四圣悬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分寒温,前贤不解,先生推仲景微义,以发眇(眇 通“妙”。《易·系辞》:“眇万物而为言。”王肃《注》:“眇,今本作妙。”)旨,今吾闻所不闻,快矣!但犹有疑焉。秋冬则曰伤寒,春夏则曰温病,寒亦以秋冬名,亦以春夏名。温病,俱缘...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uanshu/1298-8-3.html

《时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时病》(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雷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序 小序 凡例 卷之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大意 春 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index.html

《温热逢源》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 辨正张石顽伤寒绪论温热各条 辨正吴又可各条 卷下 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 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 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证 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 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 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 伏温热结胃腑证治 ...

http://qihuangzhishu.com/813/index.htm

《时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雷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序 小序 凡例 卷之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大意 春 温病 毒 晚发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之二 春伤于风大意 伤风 冒风 中风 风寒 风热 风湿 寒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

http://qihuangzhishu.com/710/index.htm

春温病_《温热暑全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此一大例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此一大例也.既冬伤于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时病发.此一大例也.奉此三例以证.而详其治.然后与仲景三阳三阴之例先后合符.盖冬伤于寒.邪藏肌肤.即邪中三阳之谓也.冬不藏精.邪入阴脏.即邪中三阴之谓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00/10.htm

_《冷庐医话》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胃热,味淡而薄,能表肌热,体沉而降,能泄实热,恍然大悟,非此不足以治热。遇有此症,投之无不获效,历三十年,活人不少,遂着《症一得》二卷,于乾隆五十九年自序刊行。大旨谓吴又可辨伤寒瘟疫甚晰,如头痛发热恶寒,不可认为伤寒表证,强为热汗,徒...

http://qihuangzhishu.com/701/27.htm

共找到108,9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