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热移入大肠经,传化失常泻泄成,初起升葛汤加味,已发黄连解毒清。[注]麻疹泻泄,乃毒热移入肠胃,使传化失常也,治者切不可用温热诸剂,疹初作泻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泻,主之,疹已出作泻者,以黄连解毒汤,加赤苓,木通,主之。(升麻...
...论曰内经曰湿胜则濡泻,甲乙经曰,寒客下焦,传为濡泻,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埤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去壳...
...目录 《衷中参西》金铃泻肝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金铃泻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衷中参西》:金铃泻肝汤【处方】川楝子5钱(捣),生明乳香4钱,生明没药4钱,三棱3钱,莪术3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胁下焮疼。【用法...
...(刘草窗)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白术(土炒)三两,白芍(酒炒)四两,陈皮(炒)半两,防风一两,或煎或丸,久泻加升麻。〕补土泻木理肝脾,(陈皮理气补脾,防、芍泻木益土)。若作食伤医便错。(吴鹤皋曰∶伤食腹痛,得泻便减,今泻而痛不减,故责...
...泻证总括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注】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异∶或乳食停滞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气,或惊邪外触,或脏受寒冷,或脾虚作泻,更有飧泻、水泻之证。致疾之因不同,而...
...目录 《准绳·类方》防风泻肝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准绳·类方》:防风泻肝散【处方】防风、远志、桔梗、羚羊角、甘草、赤芍药、细辛、人参、黄芩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蟹眼睛疼。【用法用量】《审视瑶函》本方用法:每服一钱...
...目录 《医醇剩义》润燥泻肺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润燥泻肺汤【处方】玉竹12克 蒌皮9克 桑皮9克 沙参12克 麦冬6克 黄芩3克 贝母6克 杏仁9克 苡仁12克【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治肺火伤阴,咳而微喘,烦渴欲饮,...
...目录 《奇效良方》升麻泻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奇效良方》:升麻泻湿汤【处方】升麻、生地黄、熟地黄、苍术、青皮、黄栢、当归,各一钱。黄蓍,一钱半。桃仁泥、槐子,各五分。甘草,六分。【功能主治】治咽膈不通,逆气里急,大便不行。【...
...目录 《明医指掌》金色泻黄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明医指掌》:金色泻黄饮【处方】白芷3钱,升麻2钱,枳壳(炒)2钱,黄芩(炒)2钱,防风(去芦)2钱,半夏2钱,石斛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脾经风热,口唇燥裂。【用法用量】分作2...
...目录 《眼科金镜》雷头泻肝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眼科金镜》:雷头泻肝散【处方】黄芩 桔梗 大黄 芒消 车前子 川羌活 黑参 当归 知母各3克 龙胆草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滋阴明目。治雷头风,耳中雷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