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唐西域记》,给我们提供了印度医学随着佛教而传入我国的线索。如该书记叙:“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梵咒、医方。……”“病死:凡遭疾病,绝粒七日,期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4.htm

老年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现代老年医学工作起始于五十年代中期,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先成立了老年医学研究室,同时北京医院、武汉医学院等开展了长寿调查,为起步阶段付出了巨大贡献。而有组织的研究是196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老年学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4.htm

预防与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导致了牛痘接种术的发明。人痘术在英国广为推行,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 l749~1823)正是位在乡间种人痘的医生。他是在种人痘的过程中才发现挤奶女工因患过牛痘而可免种人痘的(参见文士麦:《世界医学五千年史》,马伯英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3.htm

近代基础医学各科的建立和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传入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教会医院的解剖教学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教会医院的发展,各地教会医院陆续开办了医学班,讲授解剖、生理等西医课程。1845年,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医生麦高恩(MaegowanDJ.)在他宁波的所医院开办了一个医学班。招收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2.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脉经》虽然是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9.htm

医学史著述及资料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纪事、杂论、外编等内容,亦多可作为医史资料参考,反映出不同时代医学面貌的一个侧面。而王宏翰所撰《古今医史》(1697年刊),所记古今医家传略对古来神怪传说多所纠正,亦属难能可贵。至若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内多评骘古今医家、医著之文,言简而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2.htm

医巫的流变与趋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巫是人类史前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巫产生以后,曾把人类医药的经验予以吸取、传承变异,给比较质朴的医药经验和朴素的知识披上层灵光,在医学史上形成了一个医巫合流的混杂阶段。夏、商正处在这个阶段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崛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htm

辽夏金元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回到家乡宛丘行医。曾有张伯全等人从其学医。当时已具盛名的文人麻知几(九畴)与他有深交。他常与麻氏和常仲明(用晦)等讨论医学疑难问题,后又由他们协助,于1228年撰成《儒门事亲》书。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则由麻氏、常氏润色整理而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1.htm

剂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之才曰︰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 杲曰︰葶苈苦寒,气味俱浓,不减大黄,能肺中之闭,又大肠。大黄走而不守,能血闭肠胃渣秽之物。泄气闭,利小便;血闭,利大便。凡与二药同者,皆然。 从正曰︰实则泻之。诸痛为实,痛随利减。芒硝、...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10.html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臣以下官员诊疗。唐贞元十五年(799)后有“翰林医官”职,如《唐会要》载“贞元十五年四月敕”,殿中省尚药局司医,宜更置员:医佐加置两员,仍并留授翰林医官,所司不得注拟”。(王傅《唐会要》卷65,P.1127中华书局1955年)何时设置待考...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3.htm

共找到801,6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