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治病验方_【中医宝典】

...紫苏叶称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功能,主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解鱼蟹毒等症;紫苏茎杆称苏梗,有顺气、安胎、发散风寒和化痰等功效,主治胸闷气胀、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和外感等症;紫苏种子又称苏子,有镇咳、祛痰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02.html

近代中药学、方剂学新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药学发展近百年来,在西医学大量传入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冲击和歧视。由于中药治病疗效显著,它存亡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得到较大发展。一、古本草著作整理研究《神农本草经》辑佚顾观光于道光24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1.html

老人种花养生治病两不误_【中医宝典】

...老人种花养生治病两不误 有些花卉不但可以观赏,且具有药理保健作用,很适合老年人养。 气虚体弱,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可种菊花。花杂装填香枕,冲花泡饮,有消热解毒、降压清脑、平肝明目之效。 凤仙花质朴秀雅,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取全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731.html

陈湘君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陈湘君,女,1939年3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xiangjun/index.html

清代临证医学成就_【中医宝典】

...理论认识与经验总结大为深化,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有关内科杂病综合性医著与专著、专篇也不断丰富,尤其有关内科杂病专著增多,所论及内科杂病具体病证亦更为广泛。 (一)温补派余绪与学术争鸣 清代前中期,一些医家在学术上仍受温补派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7.html

行为因素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重要保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逆于生乐”,不良行为习惯,即不良生活方式是内科疾病发病重要因素,例如嗜食肥甘厚味,加上贪逸少动,容易发生胸痹...

http://qihuangzhishu.com/76/12.htm

症状反应是经方辨证主要依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章太炎谓:“医师之能,本在疗治,非专在防卫也”;“凡事虚拟其理,不如实征其状。”强调中医旨在治病,而治病主要依靠患者症状,即胡希恕所称之“症状反应”。“症状反应”是胡希恕读《伤寒论》,分析《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体悟所提出概念。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52.html

《崇实堂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一卷。清·姚龙光撰。首列“刍言”数条,阐发“医者以认症为最要”,强调医生治病需“目见、耳闻、口问、手诊四事合参”。而对医界不重四诊、忽视辨证陋习予以批评,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产、儿科治案。分析病因、病证较细致,但其叙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97.htm

《崇实堂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一卷。清·姚龙光撰。首列“刍言”数条,阐发“医者以认症为最要”,强调医生治病需“目见、耳闻、口问、手诊四事合参”。而对医界不重四诊、忽视辨证陋习予以批评,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产、儿科治案。分析病因、病证较细致,但其叙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63.htm

拔罐适应证及禁忌证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拔罐疗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 1.适应证 拔罐疗法对疮疡痈毒治疗有其独到之处。 (1)拔罐形成负压作用于脓腔,可使脓液充分引流,减少全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11.html

共找到855,7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