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元素)珍珠囊〕一卷 未见李时珍曰。洁古珍珠囊。书凡一卷。金易州明医张元素所着。元素字洁古。举进士不第。去学医。深阐轩岐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浓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
...花朵朵奇。)第十二犯逐鹿亡羊。(凡儿往来潮热,腹生痞块,日积月累,身体羸弱,面黄力弱而痘随出者,不宜治痞。诀曰∶病痞花开宜补元,扶脾益胃莫迟延,尤须治痘培根本,何怕花儿命不全。)第十三犯推车陷雪。(凡儿禀父母胎毒,身患杨梅广疮,不时寒热,其...
...(二两)薰陆香(一两) 鸡舌香(一两) 连翘子(二两) 射干(二两) 升麻(二两) 独活(二两) 寄生(二两)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淡竹沥(二升)凡十三物, 咀,以水九升,煮药汁水减半许,可纳竹沥汁,又克取三升,分三服。丹参膏,治恶脉...
...,宜下之以承气化斑汤。(方见前。)若吐泻频数,六脉虚弱,宜温之以回阳化毒汤。(方见前。)若人事昏闷,寒战切牙,足冷腹胀喘促者死。额上浑如沸水浇,溶溶破烂气残凋。渐延两颊多亏损,泄尽元阳魂魄飘。凡痘起发养浆,额上似沸汤所浇之象,皮溶易破,不成...
...一百卷(十帙)一千八百十七纸。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二帙)三百三十七纸。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十九纸。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无着造凡十一品)一十三纸。 王法正理论一卷二十纸。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一百三纸。 上四论十卷同帙。 ...
...二三道,以逐瘀生新,再无产后诸证之患。无论正产半产,虽少壮产妇,俱宜服之,故此汤为产后七日内要药。倘产下之时,未及煎服,凡产后诸证,仍以此汤治之。全当归(八钱,酒洗) 川芎(四钱) 干姜(四分,炙黑、存性) 桃仁(十粒,去皮尖,打碎) 炙草(...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
...皮肤,呈弥漫性红皮症,常可见岛屿状正常皮肤残存。此种皮损酷似银屑病或扁平苔藓,但其边缘仍可见孤立的毛囊性丘疹,有时在抓痕上可见新损害。患者自觉皮肤干燥紧张,易发生皲裂,掌跖部角化过度。皮损广泛或继发红皮病时,可出现发热,出汗减少,食欲减退,...
...,痰气喘急,泄泻不止,腹痛闷乱,俱皆凶证。古人云∶痘出而声不变者,形病也;痘未出而声变者,气病也;痘出而声不出者,形气俱病,将欲治之,诚难为力。咳嗽而失声者,非此论。痘儿呕哕不堪闻,不是寒邪是火焚。妄进汤丸如拙匠,内伤脏腑非妖氛。凡痘疮干呕...
...合病十五条 结胸二十二条 心下痞二十五条 卷十四 阳毒五条 阴毒七条 发斑十三条 发黄三十条 卷十五 瘀血圊血便血十一条 衄血吐血十条 狐惑并病十条 百合病十四条 伤寒劳复三十二条 阴阳易六条 卷十六(缺.此遗逸于元之初也.) 卷十七 湿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