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泻青丸归身、川芎、大黄(煨)、羌活、防风,桅子仁、胆草各等分,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捂桐子大,竹叶汤下,此泻肝火之药也。如发热,去大黄,如全蝎、僵蚕(炒),竹叶引,水煎极。《小儿药证直诀》泻青丸治肝热搐搦,脉洪实。当归...
...目录 《履霜集》大补益母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履霜集》:大补益母丸【别名】大补丸【处方】益母草8两(用上截),香附2两(7制),嫩黄耆3两(蜜炒),人参2两(去芦),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2两(蒸透),炙草2两,当归身3两(俱...
...二母膏滋主治:久咳痰喘慢性气管炎。 [主 治] 久咳痰喘慢性气管炎 [处 方] 天冬120克 麦冬120克 知母120克 川贝母120克(研面另入) [制 法] 将天冬、麦冬、知母煎三次再加入川贝母面,白蜜收膏。 [用 法] 每服10克,...
...穴。病在右侧(口向左歪)相反取穴。初期肿痛时用泻法,治疗减轻时用补法。或泻合谷,补手三里穴。面部用切穴法。每穴平揉、压放各20-50次,并在患侧面颊、鬓部、耳轮上下等部,加以振颤、推运、摩擦等手法。并宜加切攒竹、临泣、头维、承浆、人中等穴。...
...《明目至宝》泻肝散治蟹睛,眼痛。防风 远志 桔梗 羚羊角 甘草 人参 细辛 黄芩 赤芍药上各等分,为末,温水送下。《明目至宝》泻肝散治白眵,如稀糊在目,白珠肿,睛似猪肝膜。甘草(五钱) 葶苈(一两) 桑白皮(二两) 地骨皮(一两) 粳米...
...《明目至宝》泻心药大青叶 黄连 玄参 黄柏 雄黄 朴硝 连翘 龙胆草 麦门冬 生地黄 目录 《明目至宝》泻心药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明目至宝》泻心药 大青叶 黄连 玄参 黄柏 雄黄 朴硝 连翘 龙胆草 麦门冬 生地黄 引用:《明目...
...穴位:十二井 人中 哑门 风府 百会等 操作步骤; 取穴位:先切十二井、人中穴,次切哑门、风府、百会等穴;泻合谷、列缺、风池穴。切关冲,泻通里穴;泻期门、太冲穴;补足三里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若痰多者,加补膻中,泻中脘,补气海等...
...病名。疟疾在腹胁结成症癖,日久难治者。指疟疾脾肿大。《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亦有数年不差,百药不断,结成症癖在腹胁,名曰老疟,亦曰母疟。”参见疟母、老疟条。...
...《备急千金要方》泻肝汤治眼赤漠漠不见物,息肉生。柴胡 芍药 大黄(各四两) 决明子 泽泻 黄芩 杏仁(各三两) 升麻 枳实 栀子仁竹叶(各二两)上十一味 咀。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热多体壮,加大黄一两;羸老,去大黄,加栀子仁五两。...
...《汤头歌诀》痛泻要方(刘草窗)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白术(土炒)三两,白芍(酒炒)四两,陈皮(炒)半两,防风一两,或煎或丸,久泻加升麻。〕补土泻木理肝脾,(陈皮理气补脾,防、芍泻木益土)。若作食伤医便错。(吴鹤皋曰∶伤食腹痛,得泻便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