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字凤亭。吉安(今属江西)人。初习书法,后改习医,于李时珍《本草纲目》颇有心得。性侠义,好助人,值岁荒,倾资赈饥民,活数百人。疫疠流行,倾资购药施之,不取酬谢,治多验,常以一剂即愈,故人称“夏一剂”。...
... 进《本草纲目》疏 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择事。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凡名家著述,有关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术、方技诸书,但成...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他按月把钱寄给乡下的母亲,好让母亲从这~中来体会儿子对她的孝心。...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收载药物就增加到了730种;唐代《新修本草》发展为844种(或作850种);而后,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增至1744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收载药物达1892种(实为1897种);...
...兽部李时珍曰︰兽者四足而毛之总称,地产也。豢养者谓之畜,《素问》曰“五畜为益”是矣。周制庖人供六畜(马、牛、鸡、羊、犬、豕)。六兽(麋、鹿、野狼、麇、免、野豕也)。辨其死生鲜之物。兽人辨其名物。凡祭祀宾客,供其死兽生兽。皮毛筋骨,人于玉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
...今江苏金坛)人,所著《证治准绳》与李时珍《本草纲目》同为明代医药两大名作。 李时珍:字东壁(公元1518-1593年),蕲州(今湖北蕲州)人。明代卓越医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是神农本草以来最全的药物学专著,自1606年首传日本起被译为多国...
...鸦片,俗称大烟。见“阿片” opium 阿芙蓉,芙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又,以花色似芙蓉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 国语辞典 阿片的別名。...
...至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 丝瓜品种较多,比较有名的有“南京长丝瓜”、“上海香丝瓜”、“武汉白玉霜丝瓜”、“浙江青柄白肚丝瓜”、“北京棒丝瓜”等,历来被称为夏秋佳蔬,...
...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单凭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