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其他版本《本草纲目》脱稿于1578年,又经过反复三次修改后终于定稿。为了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于1580及1590年两次前往太仓和南京,请当代文学家、曾任刑部尚书的王世贞作序,之后经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应允刻印。从...
...恶风。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若阳明本病,只有白虎、承气诸汤,并无葛根汤证,况葛根主宣通经脉之正气以散邪,岂反引邪内入耶。前人学不明经,屡为异说。李时珍一概收录,不加辩证,学人看本草发明,当合经论参究,庶不为前人所误。(卢子由曰∶《本经》痹字与...
...问: 2003年职业药师的《中本草纲目》是明代的本草著作中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巨著。著者李时珍。特点:历经30年,编写成五十二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附方11000余条,可以说这部著作是...
...本草者,固非一家。又有所谓唐本、蜀本者,迄于有宋政和间,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医,诠定诸家之说,为之图绘,使人验其草木根茎、花实之微,与夫玉石、金土、虫鱼、飞走之状,以辨其药之真赝而易知,为之类例,使人别其物产,风气之殊宜,君、臣、佐、使...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
...《本草纲目》传播历程《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
...中国药物学名著,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共52卷,约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增补,同时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多种,附药物图1100多幅。于1606年传入日本,并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国...
...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最具代表性。该书收载药物达一千四百多种。元代,忽思慧所着《饮膳正要》,总结和发展了饮食疗法。明代是中草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
...《本草从新》菱角古名芰实、俗名 角.清暑.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多食伤人脏腑.损阳气.(若过食腹胀者、可暖姜酒服之、即消.)有两角三角四角之殊.(王安贫武陵记、以三角四角者为芰、两角者为 、 花随月而转、犹葵花之向日.)《本草撮要》...
...佐之以苦,故用大黄相须为使。许誉卿曰∶芒硝消散,破结软坚。大黄推荡,走而不守,故二药相须,同为峻下之剂。王好古曰∶本草言芒硝堕胎,然妊娠伤寒可下者,兼用大黄以润燥,软坚泻热,而母子相安。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谓药自病当之,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