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659),波兰人,任过波兰王sigismond首席御医。在华期间,留意中国药物学,用拉丁文写出中国植物志(Flora sinensis),实际是本草纲目节本,是目前所知向西方介绍中国本草学最早文献,清顺治十三年(1656)在维也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方”,属内科著作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等共七种207卷;外伤科有金疮瘛疭方30卷;妇儿科有妇人婴儿方19卷。这些专著文献出现表明临证医学内科、外科和妇(产)儿科之分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htm

顾乃强_祖国医学文献对乳癖认识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91;(3):15,40摘要:乳癖是常见一种乳房病;它归属乳中结核范畴。本病症泛指现代医学所称乳腺上皮增生症和乳腺纤维瘤。乳癖之名始见于华佗中藏经,它亦属于中医文献“癖”广义范畴。癖同入于痞,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naiqiang/560-7-4.html

黄帝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被引入医学最早是秦国医和,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也反映了五行学说内容,这段文字后来载入灵枢·经脉篇素问·脉解篇说:“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8.htm

不衰新安医学世家_【中医宝典】

...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医史传记,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相传张氏后裔传至明代为嘉靖年间满田张守仁“张一帖”内科,又经明、清两个朝代至张根桂传承衣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77.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有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又按不同专业学习圣济总录中的不同卷数,并加习伤寒论千金翼方,大德九年(1305)规定学医必须精通四书。凡不精熟本科经书者,不得行医,并将程试定为考试制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2.htm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宝典】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火量过大,易燃伤机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0.html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09.htm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1.htm

江陵张家山医简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总之,江陵张家山医简发现,对于中国医学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譬如,它改写了一些中国医学史上最早记录,如引书记载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术和叩齿术,较晋代葛洪记录要早四五百年等等。随着研究深入,将越来越显示它重要价值。...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7.htm

共找到1,085,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