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公:《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至公也。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去天下若遗●,于天下犹然,况其细于天下乎?非帝尧孰能行之?孔子曰:“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易》曰:“无...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 1、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辞焉。傧者谏曰:“高纠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敢请其罪。” 2、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晏子曰:“若夫方立之人,维圣人而已...
...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则王之国危矣。” 15、说林上: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者,彝酒、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16、说林上:管仲、隰朋...
...一、《外储说右上》 131、外储说右上:君所以治臣者有三: 132、外储说右上:一、势不足以化则除之。师旷之对,晏子之说,皆合势之易也而道行之难,是与兽逐走也,未知除患。患之可除,在子夏之说春秋也。善持势者蚤绝其奸萌,故季孙让仲尼以遇势,...
...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圣人缘情制礼,非引而进之也。 【译述】《礼记》说:“从血统上讲,兄弟的子女,就像是自己的子女一样。” 大概圣人也是根据人情来制定礼的,并不是要强行规定什么。 【原文】汉弟五伦性至公。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
...哉!尹绰,面訾不誉也。”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子贡问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所以为人下之...
...子墨子曰”,或否,疑多非古本之旧,未可据以定为墨子所自著之书也。又此篇所论,大抵《尚贤》篇之馀义,亦似不当为第一篇。后人因其持论尚正,与儒言相近,遂举以冠首耳。以马总意林所引校之,则唐以前本已如是矣。 《墨子闲诂》原文 1、亲士:入国而...
...董仲舒天人感应之说,到东汉谶纬之学的风行,军事学术中,听音望气、灾变吉凶等大量渗入,到唐代李荃《阴符经》、《太白阴经》等书更是这样。而《问对》一书却一直坚持科学的态度,丝毫不涉及阴阳迷信的说法。这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宋人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
...一点,然后再恭敬地说话。” 【原文】《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也。发首二句,自记被问之年,自“王乃言”至“彝伦攸叙”,王问之辞。自“箕子乃言”至“彝伦攸叙”,言禹得九畴之由。自“初一曰”至“威用六极”,言禹第叙九畴之次。自“一五行”已下,箕子更条说九畴之义。此条说者,当时亦以对王,更复退而修撰,定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