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_寓言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明代 寓言 主题相关 砚眼诗文类型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作者:冯梦龙(明代)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mingdai-yuyan.html

明代时期拔罐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3.html

刮痧的来历与道理_刮痧文化_【中医宝典】

...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209.html

刮痧的由来_刮痧文化_【中医宝典】

...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212.html

中医养生四得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夏禹甸老人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授,生于1913年11月14日,他少时酷爱中医,对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十分仰慕,可惜那时家贫没有入学深造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后,夏老终于自学成才,1947年他的著作《伤寒论新诠》问世。这在当时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82.html

我国最早的名医传记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早在我国西汉时著名文学家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就有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记。 到唐代时医史学家甘伯宗集唐以前历代医学家120人的传记为《名医传》,全书7卷,书中有传有赞而且有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史人物传记专书。惜此书早已亡佚,但其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9.html

明代_品格_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明代 品格 诗 主题相关 北风吹诗文类型写风品格作者:于谦(明代) 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查看全文... 查看目录品格 内容...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mingdai-pinge-shi.html

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6.html

明代_诚信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明代 诚信 主题相关 吴起守信诗文类型小学文言文诚信故事作者:宋濂(明代)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mingdai-chengxin.html

明代_元宵节_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明代 元宵节 诗 主题相关 汴京元夕诗文类型元宵节作者:李梦阳(明代)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查看全文... 元夕二首诗文类型元宵节作者:王守仁(明代)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mingdai-yuanxiaojie-shi.html

共找到6,9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