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理学研究所久保义弘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日发现,大脑内与记忆相关的关键神经传导物质谷氨酸与受体结合时,通过使受体细胞内的蛋白质位置发生变化来传导记忆信号。 此前,科学家已经知道,这一受体在和谷氨酸结合时,受体细胞外部会产生结构变化,但...
...据英国科研人员报道,细胞外转换金属催化反应在实验性神经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阿伯丁大学生物医学系的cameronne博士及其同事指出,以往研究证实氧化应激增加可导致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而给予抗氧化剂可以使其症状缓解。为了探讨...
...新华社2003年9月25日东京讯:负离子常用来清新空气,在充满负离子的房间生活会让人感到心情愉快。日本富山医药大学田泽贤次教授等人最近发现,负离子还可以增加人体内的抗氧化物,降低活性氧对人体的伤害。 据《读卖新闻》晚刊24日报道,人体内...
...病毒自身的gp41透膜蛋白协助下,病毒的膜与细胞膜相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内。科学家发现gp41透膜蛋白上一个叫CBD1的区域,对协助病毒入侵起关键作用。尽管艾滋病病毒变化多端,但至今已发现的各类病毒变异体都拥有CBD1蛋白质区域。因此...
...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可以表现为特发型,也可表现为某些特定的类型,如Vogt-小柳原田病、Behcet病等。但有关糖尿病与这些特定葡萄膜炎类型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内在的联系,目前尚不清楚。在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中,葡萄膜炎发病往往在糖尿病发生...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持悲观厌世、焦虑和沮丧等消极情绪的人,可能比态度积极的人更容易患痴呆症。进行这项研究的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梅奥诊所的神经精神病研究专家。专家们研究了当地在1962年至1965年间的3500人的标准性格...
...(一)发病原因 糖尿病。 (二)发病机制 有关糖尿病伴发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糖尿病时出现的所谓炎症反应可能是缺血所致,并不是真正的葡萄膜炎。但临床上发现,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对糖皮质激素滴眼剂有很好的反应,...
...但有4.5%的人糖耐量较差,糖耐量降低是糖尿病发生的前驱症状。对胰岛素存在耐药性也是糖尿病的前驱症状之一。研究发现,对胰岛素存在耐药性的女孩明显多于男孩。 迄今为止,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在肥胖儿童中存在这样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
...东京大学研究小组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可用于制造直径仅两毫米的人工血管,是以往人工血管直径的三分之一。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脚部细血管很容易丧失机能,目前一般采用从身体其他部位移植静脉血管等做法,但效果都不理想。用这种...
...(一)治疗 MODY的治疗仍以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及延长寿命为目的,因为发病年龄较小,对高血糖的控制应更为严格,控制血糖方案可根据不同MODY亚型及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决定。如MODY 2一般血糖升高较轻微,约2/3的患者可单靠控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