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顾防治骨质疏松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治未病”思想。一是强调运动与抗衰老的辨证关系提倡通过运动调节体内气血功能使血脉疏通防治骨质疏松症。二是提倡食物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症注意饮食调配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家禽肉和鱼虾等日常以天然食物为最佳选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746.html

风湿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生冷。【辨证】此证风寒湿邪兼而有之蕴积已久郁阻成痹。虽有畏寒恶风脉浮之表证但不可单用发表;虽有头晕耳鸣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舌质偏淡而尺脉沉之里证又不宜径投回逆。参之舌脉诸证乃为风寒湿相搏属太阳类似证。《伤寒论》曰:“风湿相搏...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13.htm

支气管扩张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不安。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脉洪数。此系温病伏邪为外感所触发并上犯肺经所致。法宜宣肺泄热降逆止咳。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主之。处方麻黄10克 杏仁24克 石膏60克 甘草18克 葶苈子10克 川贝15克【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5.htm

陆德铭_二、识病是关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病把辨病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六经正义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清理脉证之异同寒热之虚实使治病只在六经。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以总百职也。若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证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略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

http://qihuangzhishu.com/472/117.htm

太阳证历节病(风湿性关节炎)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白微腻脉浮紧数。此为太阳证历节病。法宜驱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处方桂枝12克 赤芍12克 知母12克 麻黄10克 生姜10克 白术15克 甘草6克 防风12克 苡仁20克 三剂【辨证】本例劳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11.htm

厥阴证头痛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萎白无华舌淡润少苔脉微细。此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病属厥阴寒逆头痛眩晕。法宜暖肝温胃通阳降浊以吴茱萸汤主之。处方吴茱萸10克 潞党参20克 生姜30克 红枣30克 四剂【辨证】在《伤寒论》中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有三条:一属阳明之胃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65.htm

用药寒温辩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夫发表之药用温攻里之药用寒温里之药用热者表既有邪则为阳虚阴盛温之乃所以为阳阳有所助而长则阴邪所由以消故用辛甘温之剂。发散为阳此指发表之药用温者明矣。里既有邪则为阴虚阳盛寒之乃所以助阴而抑阳阳受其抑则微而真阴所...

http://qihuangzhishu.com/700/36.htm

太阳证柔痉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遂告愈。1979年5月17日随访患者说:经范老治愈后一直未再犯病。去年11月驱车万里远至东北至今头项再无不适之感。【辨证】本例头痛项强舌淡红润苔薄白滑脉浮显系太阳痉病。虽病已年余但无里证无传经之候病仍属太阳经证。初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9.htm

慢性喉炎、瘜肉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全消左侧躺卧仍有不适。尚觉神疲牙疼松动舌触温水仍有痛感。此为少阴虚火上腾宜壮阳温肾引火归原以四逆汤加味主之。处方制附片120克(久煎) 干姜片60克 炙甘草45克 上肉桂12克 (研末、冲服)辽细辛6克【辨证】此病得于七情忧思...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51.htm

共找到811,7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