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风寒积聚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风寒积聚,虚邪之外感,本气之内伤者也。风雨之邪于上,清湿之邪于下,饮食喜怒之邪于中。表邪外袭,里邪内应,两虚相逢,留而不去,此积聚所由来也。积者,血多而气少,《难经》所谓血滞而不濡者也。聚者,气多而血少,《难经》所谓气留而不行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24.htm

五脏保健法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出发点。五脏保健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通过饮食、情志、起居、环境、运动、药物、推拿、气功、导引等方面的调养保健,才能达到整体摄养的目的。这些方面对每一脏都是适用的,但五脏的生理又各有不同,故保健方法亦各有侧重。为了避免相互重复,本节针对五脏各自...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18.htm

抽动—秽语综合征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耸肩,以及怪声秽语等,均与肝病有关。 1.气郁化火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则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引动肝风,则见挤眉眨眼、张口噘嘴、摇头耸肩。气郁化火,耗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伸头缩脑,肢体颤动。 2....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30.html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曰∶人俱受气于天,其有独尽天寿者,不免于病者,何也?岐伯对曰∶五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大小长短浓薄结直缓急者。凡此二十五变者,各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也。心小则安,邪弗能(《太素》云外邪不能),易于忧;心...

http://qihuangzhishu.com/661/9.htm

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阳气受伤的意思。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寒邪“直中三阴”,或温热病过用寒凉药物,或因发汗,泻下过多,或热病的末期,或水湿的停留,都会损伤阳气,出现“阳虚”证候。此外,情志刺激过度,也会耗阳气,如暴喜过度、心神浮越,阳气易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62.htm

薄敬华:调适精神 饮食有节_【中医宝典】

...夜白头”,这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人的精神情志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情志过及,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他常说:中医理论有七情五志,任何一种情绪波动过度,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有“忧伤肺、喜伤心、思脾、怒肝、恐伤肾”之说。比如“思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430.html

中国古代的养生经_【中医宝典】

...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调气养生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658.html

儿科病因特点_【中医宝典】

...儿科病因特点 小儿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成人有同有异,具有儿科自身的特点。小儿外多于六淫及疫疠之邪,内多于乳食,先天因素致病是特有的病因,情志失调致病相对略少,意外性伤害和医源性伤害需要引起重视。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胎产因素,指小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87.html

饮酒一口闷 最脑神经_【中医宝典】

...……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清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也说:“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尤不可。且粗速无品。”因此建议,饮酒高潮时切莫忘乎所以,应提倡轻酌慢饮、边吃边饮。只饮酒不充分摄取食物,不仅损伤脑神经,而且会导致营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539.html

顽痰诱发百病调五脏祛除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顽痰诱百病,中风、乳腺增生、高血压等均与痰有关,因此养生先要防痰。 痰既是人体的病理产物,又是很多疾病的诱因,一年四季,不同的原因都可致人体五脏功能失调产生痰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顽痰可以诱生百病,如肿瘤、乳腺增生、中风、高血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337.html

共找到95,0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