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和藏象学说基本概念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藏",是指藏居于体内各个脏腑;而"象",是指表现于外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征象。藏象学说即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2.html

神道教学说和学派_宗教文学_【文学360】

...山家(天台宗)山字竖三画即空、假、中三谛,横一画即一字,这是三谛即一之意;同样,山王王字横三画为三谛,竖一画为一,也是三谛即一。日本天台宗用这种学说来论证神佛同体之义。主要文献有山家要略记三宝住持集等。 日本进入镰仓幕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48.html

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9类,计14篇。注文简要,主要参酌张介宾类经中的注释,揉和各家学说重予撰注而成。2、分类最简医经:沈又彭所著医经1卷,挑选若干条文,分别归纳于平、病、诊、治4类之中,可算类分最为简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五行学说主要内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符号。 一般认为,尚书·洪范所载“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经典性概括,也是后世对五行特性阐发主要文献依据。 木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对树木生长形态生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3.html

温病学说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温病学说发展与成熟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与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广瘟疫论及喻嘉言、陈平伯之论温以及余师愚之论疫、周扬俊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2.html

黄帝内经--最早中医理论典籍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8.html

归经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药物归经理论雏形。金元时代,易水学派代表人物张洁古在其所著珍珠囊中,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王好古汤液本草、徐彦纯本草发挥又全面汇集了金元时期医家对归经学说见解,标志着系统归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5.html

Jerne免疫网络学说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自控:由于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识别组分泌抗体增加,恢复了对内影像组抑制效应和对抗独特型组刺激效应,使免疫应答水平得到控制,免疫网络动态趋于恢复平衡。如刺激抗原在体内持续存在,对识别组刺激效应持续超过对该组抑制效应,可使免疫应答持续...

http://qihuangzhishu.com/957/261.htm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生克关系,控制疾病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疗原则: 1. 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0.html

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宝典】

...不可缺少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4.html

共找到1,087,0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