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支吻合,而后内乳头肌的血液来源,变异较大。血液可来自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或(和)左回旋支,常常是单支血管供应,故左室后内乳头肌较前侧乳头肌易受缺血的影响。后内乳头肌断裂常见于穿壁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而左前侧乳头肌断裂常是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的...
...(一)治疗 主要是治疗基础病。左前分支阻滞本身无需治疗,但应定期追踪,尤其是在原发病进展时更应注意左前分支阻滞的程序以及有无进展为双束支阻滞或三分支阻滞。 单纯的左前分支阻滞,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已有者。应严密观察,一般不需预防性安置...
...又名磷酸肌酸激酶(CP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肌酸激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 增高: (1)主要用心肌梗死诊断,CK升高幅度较AST和LDH都大,且出现早,2~4小时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到高峰,2~4天恢复到...
...脂蛋白a主要是在肝脏合成,主要的功能是阻止血管内血块溶解,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与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溢血有密切关系。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
...传导阻滞患者,大多数在休息时可无症状,或有心悸感。在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如心室率过于缓慢,尤其是心脏同时有明显的缺血或其他病变,或并发于广泛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急性心肌炎者,则症状可较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
...疤痕,故不易发生完全断裂。多数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内。...
...若动脉瘤破裂、出血、心包积液、急性心包填塞可猝死。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累及主动脉、肾动脉则出现腹痛,累及椎前动脉引起截瘫等。...
...(一)发病原因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8%~8%,阜外医院报告为2.6%。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前壁心肌梗死高2~4倍。多发生于发病后1~4天,...
...肌酸激酶 又名磷酸肌酸激酶(CP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肌酸激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 男性 24~170U/L;女性 24~150U/L。 增高: (1)主要用心肌梗死诊断,CK升高幅度较AST和LDH都大,且...
...减轻病人顾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一般可选用镇静药、β-受体阻滞药等。 2.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 此类期前收缩应考虑抗心律失常治疗。 (1)急性病变导致的恶性、室性期前收缩需紧急处理。一般认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72h内发生的期前收缩,心脏骤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